返回

第一四九章 最后一根稻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四九章 最后一根稻草 (第1/3页)

    房间桌子上有一沓告示,屈广全拿起来一看,王赞刚刚贴在药市的一样的内容,只不过电话号码不一样。

    看样子还要再往外贴出去。

    估计俞敏洪当年新西方起家满世界贴小广告,就是打唐伯伯这里学的!

    “唐伯伯,没有想到你们通任堂家大业大,居然算计起来小药商了,就今年这药价涨的,你们还不发大财!”

    唐宗义耸耸肩膀,深深呼出一口气:“你是不了解情况,今年药材涨价,我们非但没有挣到钱,利润反而骤减。我就给你举一个例子吧。板蓝根你知道涨价幅度吧!”

    “当然知道,八倍还多!我好像听说你们的板蓝根冲剂供不应求,很多地方卖断货。你们药厂还不赚疯!”

    “赔钱!!”

    “怎么可能呢?供不应求的东西会赔本,说给谁谁都不会相信!”

    实际情况。史上最大范围的甲肝流行,板蓝根冲天一怒,从两块多钱涨到了二十元还多,通任堂生产的供不应求的板蓝根冲剂,不仅没有挣到钱,反而赔了一大笔。

    原因是板蓝根原材料涨价,而通任堂的销售价一分不涨。

    沪上医药局一宣布板蓝根可以防治甲肝,几天时间,名牌中成药,通任堂公司的板蓝根冲剂被抢购后,脱销。

    通任堂老总们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拼劲全力生产后,又贴补运费排了八辆大货车,从燕京直上沪上。

    唐宗义比划道:“沪上甲肝没流行的时候,我们板蓝根冲剂是八毛,现在甲肝基本上没有踪迹了,板蓝根原药材涨到了二十元一公斤还要多,我们的冲剂还是八毛。”

    房间里面,十余名通任堂职工明显有些情绪。

    板蓝根只是最典型的案例,因为原材料涨价,销售价暂时提不上来的多了去了。

    ——那个年代,国有企业的牌价,必须要经过计委立案批准的。短时间内想涨价,不可能的。

    唐宗义站起身来,走到窗户边:“板蓝根冲剂里面最赔钱还不是板蓝根,是蔗糖,你知道蔗糖现在什么情况吗?”

    屈广全一笑,自己和张倩买糖的情形历历在目:“在桥州买上几十斤红糖,是公安局局长找到二轻局局长才买到的。”

    “知道为什么吗?”唐宗义问。

    “应该是生活条件好了,人民消费量增加了,产量没有跟上。”

    唐宗义拿出一个文件,让屈广全看:

    1980年全国蔗糖销售为380万吨,1986年达650万吨,每年平均递增13.4%。每年产销差额达200万吨。

    1987/88年榨季,广西原计划产糖120万吨,实际产糖97万吨,仅完成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