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零六章 马市长的内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零六章 马市长的内参 (第2/3页)

    屈广全那些建议,变成文章的骨,自己对于这个国家的忧思变成了筋脉,几年来对于深化改革的深入思考变成了文章的血与肉。

    四个小时以后,一篇洋洋洒洒8000多字的论文一蹴而就。

    三天以后,署上姓名,马斌把它寄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一本内部刊物《经济体制改革参考资料》。

    就是后世的《改革内参》。

    此刻高层对于物价全面放开已经下定了决心。

    半个月以后,一位编辑打开了信封,抽出这件来自江北省桥州市的稿件,刚读了三分之一就对马斌的忧虑嗤之以鼻,太偏激了!

    高层都已经决定的事,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将会极大的发挥,绝不会发展到这样的份上。我们拥有那么多的资源和人力,有那么多的积淀,不可能的——

    编辑按着头皮继续往下读,虽然还是不赞同马斌的观点,但是越来越多来自基层详实的数据,以及对于这些数据的科学分析的方法,又让编辑感到其中似乎还有不少可取之处。

    编辑读完,掩卷沉思,决定拿给主编看看。

    主编的反应基本上和编辑大同小异,一边批判马斌有些杞人忧天,一边又称道马斌数字分析社会的方法以及独特的视角。

    “这样吧,这边文章可取之处还是很明显的,就是观点和建议有些偏激,不如删节一下,摘录一些主要内容,提供领导们参考吧。”

    七月刊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马斌这篇《建设预警机制》的长文,被缩写成短文发表了。由于观点和建议编辑的删减,很多人看到之后只是浮光掠影地阅览了一下,更没有进入到决策层面的法眼。

    马斌接到样本以后,轻轻叹了口气。

    只是江北省的不少领导尤其是分管经济的领导,看到桥州市副市长居然有文章被中央级的内参相中,对马斌就产生了很大的好感。

    这些都是后话。

    屈广全出了马市长办公室,说什么都要请王松涛吃顿正餐。

    徽香苑的小包,屈广全打开一瓶光明大曲,给王松涛斟满了,双手捧起:“王叔,尝尝!”

    王松涛喝下,在嘴里品了一下:“入口舒缓协调,回味悠长飘逸,好酒。”

    “王叔,去过光明没有?”

    “去过啊,上一次你不是问过我一次了吗,我当年实习就是在他们农业局实习的。”

    “你要是光明县县长,发展光明新农业,有什么好的建议?”

    “没有什么好建议,我上学那时候哪像你这么多鬼点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