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单味中药颗粒剂的现代化尝试 (第2/3页)
出无差别的丹参了。”
“真是这样的话,无论在哪里买到的,原产地在什么地方,那确实是可以做到一致。”一个采购员立马做出肯定的意见。
“那是不是医生开了方子,拿回不要浸泡,也不要找什么砂锅,更不要考虑什么先煎后煎,用开水一冲就可以喝!”李宗刚听明白了。
“是,不说以后所有的中药材都可以制成颗粒剂,只要绝大多数常用中药材制成了颗粒剂,大家买中药吃就会比较省事。这样我们年轻人才更容易接受。”
刘震源一直没有说话,认真地听着,紧皱眉头。
屈广全说的就是后来中药的单味中药颗粒剂。
中药配方颗粒概念源自国外,是指将单味中药材炮制加工后,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成的颗粒剂。
我国大陆浓缩颗粒起步较晚,1990年代初才开始研制,1993年国家才开始正式试点。
而RB、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早在 1970 年代便尝试探索。
相比于以根、茎、叶、花、果实等直接入药煎煮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剂即冲即服,具有携带方便、剂量明确、便于保管、不易变质等一系列优点。
自1992年由江阴天江药业率先研制以来,这种以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中药配方颗粒,争论便从未平息。
力挺者称其质量可控、方便快捷;质疑者则吐槽其违背祖训、药效存疑。
20多年的探索、15年的试点,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却依然没能摘脱“试点生产”的帽子。
特殊境遇的背后,是围绕中药单共煎疗效差异的持续争论,是没有统一行业标准、难以进行市场扩容的尴尬。
而且到2016年,国家只批准了六家企业参与试验。
这六家企业中并没有国药老大通任堂。
“小全啊,最关键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