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狂飙的中药材价格 (第2/3页)
僻地点买个小院了,2016年才能够买一个半平方。
黄新东看着屈广全很惊讶的样子,笑着问:“你可知道86年我刚来桥州的时候,杜仲啥价?”
屈广全摇摇头。
“2.2元!”
两年,涨了将近10倍!
“现在知道为啥市场上人这么多了吧。只要不是傻子,或者像我这样没有胆量的,这两年药材市场上的人,都发了!”黄新东挠挠头发,“不过现在有点晚了。我想买点货,我舅舅说,最好别下手。”
“恩,你舅舅说的有道理!”很明显药材市场太狂躁了。
屈广全和黄新东一圈,更是坚信了这个判断:板兰根由2元左右涨到20元,黄栀子由2元上下,涨到近15元,厚朴每公斤价已突破20元大关,山萸肉更是涨到了120元。
2016年板蓝根的价格才18元,栀子23元,厚朴14元,山萸肉还是一个相对高价才33元!
屈广全临出市场的时候,感到危机四伏
——这个价格一定会崩盘的,市场必定面临一场大洗牌!
得有不少商户,怎么吃下去的,又怎么吐出来!
样品行市场外圈有报亭,里面有出售《桥州市中药材行情信息报》,2块钱一份,屈广全买了一份。对比后世的回忆,屈广全在想,这样的行情,商机在哪。
1988年“价格闯关”的文件大约是八月份出台的,到时候肯定又会有新的一轮涨价。但是,这样高的价格,明显很快就会崩盘,如果是投资的话,不亚于火中取栗!
不算是理智啊!
既然可以算定价格一定要崩盘,要是在西方就可以做空市场,就是拿今天的价格去赌将来的价格必跌,倒是可以挣一笔。
但是,现在是八十年代的内地中药材市场,没有这样的玩法啊。
能不能现在找到订单,按照现在的价格签约,秋后在供货呢?
可是中药材交易,一般都是现货交易,哪有期货交易的。
屈广全逆向思维,现在中药材市场明显又是个卖方市场,现在只要有货,就不愁卖得出去,只要是价格不超过市场价,现在这情形,那就是抢购啊。
短平快挣钱的办法就是迅速从各中药材产地调进货源,立即抛售,一旦“价格闯关”文件出台,价格会涨到顶峰,那将是一切的分水岭!
只要在分水岭前面把手里的货物清完,不管做什么,都会挣一笔,只是利润多少而已。
屈广全做了两个决断,一个是找货,一个是找商家做类似期货交易的生意,用现在的价钱定价,秋后交接货物。
找货,那就是去产地了。现在知道的就是杜仲、板蓝根、川芎、厚朴等等市场上很热,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