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聚精会神”的奥赛班班长 (第2/3页)
最开始的奥赛班是就是桥州一中为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办的短期班组织,只接受那些智商高学有余力的同学,组队由初赛开始,一直到参加国赛。
不过因为江北省沿江城市历来是状元之乡,唐宋元明清的状元县比比皆是,新中国以后又成了院士之乡,桥州一中地处淮北,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一直很平平。
不过因为囊括了桥州市高中生的精英,历来能考上北大清华的桥州学生均出自一中奥赛班,奥赛班在渐渐淡化奥赛功能的情况下,成了桥州一中实际上的尖子班。虽然每年仍然还有参加奥赛拿名次的,但重点不在奥赛拿名次争取保送,现在真正重视的是高考,出理科状元。
尖子生云集,屈广全记得当年他们班被人形容成“西游记人物总动员——聚精会神!”
这个“精”“神”不是全神贯注的“精神”,而是“妖精”、“神魔”!
陈瑶这样的不介绍了,屈广全想想自己也算是一个例子,医学院的大专生,乡镇医院的医生,一旦抛却了世事,一路上进,直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诺贝尔医学奖。
这样的人才,奥赛班多得是。其中一个叫陈坤的,平时怎么逗都不笑,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笑点超高,用淮北话说就是看驴上树都不带笑的。
大家以为他不会笑的,没有想到上数学课时,老师搜肠刮肚搞出来的偏题怪题,搞得大家最冷场的时候,陈坤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在学生们唯唯诺诺的目光下,陈坤大摇大摆的走上讲台,拿起粉笔笔走龙蛇,龙飞凤舞的草就出答案,然后哈哈大笑回到座位。
屈广全记得很清楚,学校举行的第一次月考中,满分120分的数学,班里有三个120分,一个陈坤,一个自己还有一个王一鸣,119的5名,其他班学生能考进115分以上的那都是凤毛麟角。
奥赛班不仅是天才集中营,而且还是魔鬼集中营。
屈广全这届奥赛班学生竞争之激烈,可以说是令人发指。今天你考了第一,下次就有可能掉下前五。老师的进度也快,哪一个环节没有跟上,可能很快就被拉下。
所以当年屈广全一旦掉队,又没有及时奋起直追的情况下,便一路跟头栽下去。
就是这样一个班,班长的难当程度绝对非常人可以想象。
首先是学霸们的冷漠,一进教室那就等于进入了战场,想动员大家互相帮助,互动起来,全靠了陈瑶多才多艺的魔力以及别人无法抵御的热情。
其次是学霸们五花八门的个性,越聪明的孩子越是有个性,就说屈广全,那是属于刺猬型的,只要对你有意见,绝对拿刺扎你,有陈坤这样超级高笑点型的,屈广全这班还有一个叫肖金枝的,那绝对又是一个类型的,做题一流,考试不弱于任何一个人的,但是就是不敢和人面对面大声说话,还是班主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