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新型农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五章 新型农业 (第3/3页)

正是掌舵双港7000农民张长顺,就是绕,也得把他说服了。

    “有意思,用了个新型农药,农村就可以得到发展了?”

    “哪可能呢?新农药只能够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咱双港要发展,必须要走新农业的道路。”屈广全抬眼看了张长顺一眼:“张叔,新农村的发展必须是包括了新农药技术的改变的,全方位的变革。”

    “说说。”张长顺的兴趣被勾起。

    “我就以功夫乳油为例子来说吧,这早已经是国外成熟的技术,用起来对人畜相对安全,对作物残留相对很低!这样的好农药咱双港居然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说明什么,说明咱们没有跟上时代发展。说明咱们双港的农民根本不懂得想世界先进水平学习。就像人家已经是原子弹氢弹了,你还是小米加步枪。你还没有见到敌人,你就牺牲了。整个世界是一体的,怎么和外国的农业竞争。”

    “你说的这个太远了,双港人自己的温饱还没有解决,想什么根外国竞争。”张长顺摇摇头,外国人怎么种地别说双港普通农民没有想过,就是自己也是没有想过的。

    “张叔,你不要以为国外农业就遥不可及。你听说过莱杭蛋鸡,知道波尔山羊吧,吃过什么泰国香米吧,其实就在眼前。国外的先放一边,双港农村要发展,最简单也得有个市场意识。明明大家今年都去种大白菜了,大白菜有可能烂市了,还是随大流,结果辛辛苦苦种出来,却因为行情太烂,种不够种子钱,烂在了地里!”

    “恩,你说的这一点我是有同感。”双港农村前年就是大白菜烂到地里都没有人要。

    “还有咱们的农民缺少学习,光靠老经验老把式,国外现在都开始流行精准农业了。我举个例子吧,每块地不一样,适合种的庄稼肯定不一样。就是种了同一种庄稼,施肥打药也应该不一样。得像医生治病一样,知道土地的墒情,肥力以及庄稼的抗虫抗病能力。”

    “你这一说,那得是大学生才适合当农民了!”张长顺笑了,“你说,咱双港人哪一个能够达到这个标准。”

    “这个要求是高了点,但是,如果不以这个标准要求,那就不能够算是称职农民,最多算个职业劳动力。现在咱双港是标准的粗放式的农业,一家几亩地种下去,想致富是根本不可能的,勉强能有个温饱就顶天了。”

    后世三十年青壮年农民绝大多数进城打工,其实就是种地过不上小康生活。

    “有些道理。”张长顺沉吟了一下,“小全,你说的很有道理。像现在,就是把所有的力气都用上,像咱双港,能从地里刨食发财确实是不行。”

    “我觉得张叔可以通过这个功夫乳油农药的推广使用,让咱们双港人意识到,必须改变观念,走新型农业之路,才能够让双港富起来。”屈广全不介意把后世经验借过来几条,更早引领双港致富。

    “新型农业?”张长顺的兴趣又增加了一重。

    “是,新型农业我觉得首先瞄准了市场的农业,什么最有前途最能赚钱,就搞什么。开发那些高营养值、高消费值或高附加值的农业项目。”屈广全顿了一下,接着说,“张叔,我只是举几个例子,不一定都适用咱双港。”

    屈广全一口气说了很多,张长顺越听越感兴趣,时不时插嘴询问,不停点头。

    以大学教授的说话水平,再加上三十年农村发展的经历,还见过老美最先进的农业现代化,张长顺这样的听不入迷才怪!

    “张叔,其实我是想以功夫乳油为起点,带着倩倩,张晓芬还有黄新东几个同学,在咱们双港的农业发展做点贡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