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吴中水利书 (第2/3页)
刻度的标尺来表明地图的距离,唯一有差异的是几处河流位置稍有改动,萧天锐一惊,这地图绘制得也太精准了吧!
忍住心中惊异,他拿起秦飞的书册,只见书册上如七星聚会棋谱书体一样的写着五个大字,《吴中水利书》,翻开书他见字迹清晰,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惊艳的书法使他兴趣大增,也是萧天锐坐了下来慢慢在书桌上仔细阅读起来。
萧天锐越读越心惊,他完全被书中的想法深深的惊到了,安奈住兴奋的心情他兴趣盎然的一口气看完了整册书页,二十余万字,整整二十万余字,用了几个时辰被他逐字逐句的看完,此时夜也很深了。
一本厚厚的《吴中水利书》主要是针对太湖常年水患不断而写。
秦飞书中主要阐述了几个重要观点:
(一),在太湖流域上游多修大型水库堤堰,以绝西来之水,使不入太湖,有条件的地方直接引水流入长江,并在各处修建水闸,遇洪水关闭闸门减轻太湖洪水压力,旱情时开闸放水灌溉滋补太湖。
(二),朝廷强力根除太湖周边‘围湖垦植’现象,甚至不排除加大太湖湖水面积和深度,还原太湖本身所具有的储水功能,使太湖旱能灌涝能囤,减少下游压力。
(三),疏浚娄江,浏河,加深加宽河面,严重弯曲的地方加以改道,使太湖水能畅通无阻的流入长江。
(四),“大黄浦乃通吴淞江要道,今下流壅遏难流,傍有范家浜至南跄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以达泖湖之水。”,深浚吴淞江,在其下游开浚黄浦塘与吴淞江之间的范家浜,实现吴淞江与黄浦江的合流。书中隐隐提到“黄埔夺淞”一词。
(五),掘太浦河,泖河引太湖,淀山湖入黄埔江,直接减轻娄江,浏河,吴淞江因河流流程距离长所引起的太湖泄洪速度缓慢现象。
洋洋洒洒的二十万字,秦飞从太湖流域的危害,治理,预防等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