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三章 首日票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三章 首日票房 (第2/3页)

保证,单个拷贝产生的总票房,不得低于某个数据。

    有些大片,甚至会让院线上兜底――每个拷贝的票房不得低于二三十万,完成不了票房任务,影院自己兜底补足。

    不过,那么霸道的协议,是一些大导演、大明星、大片的专利。

    《命运之门》是新人导演的小成本电影,自然不可能让影院签这种票房兜底的协议。

    现在而言,11个拷贝,一天获得了8万票房。平均每个拷贝日票房收入接近8000元。这个收入的数据,已属于效益不错的。

    实际上,此时很多国产导演的片子上映,票房数据普遍惨淡。单个拷贝,每天能产生一千多票房,已经能让影院勉强不亏本。许多大导演,在全国范围内上影的话,平均单个拷贝一天能产生两千块的票房,已属不易。

    只有像《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初,排队还买不上票的时候,单个拷贝日均巅峰的票房可达两万多。

    而目前《泰坦尼克号》已经在国内下画,1000多个拷贝同时上映。这么多年天以来,平均每个拷贝的总票房约为30万元。平均到每天,一个《泰坦尼克号》的拷贝,日均票房,也就3000块钱。

    每天一个拷贝3000块钱左右,在BJ市和SH市等等票仓城市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数据,但在其他城市而言,已经非常难得了。影院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一般就不会换别的电影上映了。

    “《命运之门》这样的数据,还可以!不过,不能骄傲,第一,这是在BJ市区上映,和比如的地方不一样。本身BJ市的影院,单个拷贝的效益就是别的地区的两三倍。第二,电影院才刚上映,仅仅11个电影院,观众并未分流,所以效益比较高。”北影厂的掌门人韩三平对王启年笑了笑。

    “韩老师,您是意思是,很快会有更多拷贝投放市场?”王启年精神一震。

    现在电影上映使用的是胶片拷贝,成本是比较贵,单个拷贝的生产成本,都要七八千块。

    以前分成制之前的发行方式是卖拷贝,一个拷贝卖一万块,所以,只要地方上电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