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现场鉴玉(中) (第2/3页)
是刚入行的后生晚辈,以后还要请您多关照……”
秦风站起身,对着黄炳余拱了拱手,言语间却是丝毫都没提及齐功弟的身份,这倒是让黄炳余对其好感大增。
“秦兄弟,少年有为,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知道干嘛呢。”俗话说花花轿人抬人,黄炳余对秦风也是赞赏有加。
“行了,你们两个别对着夸了。”
听到二人的对话,朱老爷笑道:“等会来的人还要多,小黄,有货就先拿出来吧,回头可是要排队的……”
“好,好,老爷说得是。”黄炳余连连点头,说道:“秦兄弟,要不然咱们先看看东西,然后再聊?”
进入到十年代初期,国的经济就有卖方市场转化到了买方市场,像八十年代都要凭票买的电视机,现在却是在商场里做着促销,数十个商家打的头破血流。
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古玩市场也是如此,挤压了很多货但却是出不了手的古玩商比比皆是。
尤其现在年关将近,按照国人的规矩,都是想多回些款在手上,黄炳余也不例外,而且他最近还有个项目需要资金,所以今儿才那么大早第一个上门的。
“好,黄老板请这边坐……”秦风将黄炳余让到了那对门的老板桌处,说道:“不知道您今儿要卖的是古玉还是新玉呢?”
“新玉和古玉都有,就是不知道秦老弟你能不能看得上了……”
黄炳余将自己来到的箱放到了老板桌上,一边打开一边说道:“新玉是疆省和田采出的上好河料,雕琢是扬州工,一共四十八个挂件,两个摆件,秦老弟你先看看……”
河料玉也称籽料,是指在河天然形成的卵石形玉料,外有籽皮。
经过自然的长期风化,这些玉料被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采集的玉块称为籽料。
籽料是和田玉最为贵重的玉料,虽然体积都不是很大,只能雕琢出一些挂件或许手把件,但由于玉质油润,色泽莹白,价格却是很高。
尤其是这三五年,籽料的售价涨的很快,原来几十块钱一个的籽料,现在居然都按克来卖了,在玉石行里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曾经有位扬州的游客,在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去疆省和田游玩,当时看到一些拇指大小的石头。感觉很是漂亮,于是就花了一两百块钱,买了一大袋。
可是回到家后,这位游客却不知道如何处置这些石头了。于是将其都丢入到了鱼缸里,一放就是七八年的功夫,浑然将其忘掉了。
可是有一天,一位玉雕厂的师傅去那人家做客。在观赏鱼缸的时候,无意发现了那些玉石,拿出来一看,全是上好的籽料。
这一下可不得了,经过初步的估算,那鱼缸里的资料,最少价值五十多万,这件事传出来后,也带动了和田玉籽料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好东西。是和田籽玉。难得这雕工也不错!”
秦风这次也没喊吴起华。而是打开了箱里的那一个个小盒,将玉拿到眼前仔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