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进退两难 (第2/3页)
不胜感慨。
吴三桂这些话得情深意切,十分体贴入微,丝毫没有言不由衷的痕迹,傅达礼便觉事情决不至如朱国治的那样坏,只坐在旁边含笑点头,放心吃茶。折尔肯却深知吴三桂的脾性,不能用常情猜度他,听完吴三桂的表白,十分爽朗地呵呵一笑,道:“王爷这话极是。万岁也着实惦记着王爷呢!可谓云山万重,不隔君臣之心了——傅大人,请将万岁的手谕奉王爷过目。”傅达礼和折尔肯早已商定,不以寻常接旨形式拘泥吴三桂,只要肯听命奉诏就好。见正使发了话,傅达礼起身双手捧起诏旨。
哪知吴三桂却不肯苟且,争争离座行了三跪九叩大礼,接过来,先赞一声:“好一笔字!”这才细细展读。
尽管内容他早已知道,吴三桂却仍读得十分认真。良久,方将御书轻轻置于案上,笑道:“我料定皇上待我恩重,必定俯允我的呈请。我本北方人,在这里实在过不惯。到功在社稷,那是万岁的过奖。俗话‘落叶归根’我早就想回北方去,团团圆圆安度残年,又怕在外头日子久了,难免有人在圣上跟前挑拨是非,万岁既这么,我也就放心了。万岁爷这才叫体格物,善知老年人的心哩!”
“不知王爷车驾几时可以起程?”傅达礼觉得吴三桂亲切可人,根本不像折尔肯和朱国治的那样,便笑着躬身问道,“皇上已在京营造王府,迎接王爷入京,大世子在京也日日盼望王爷北上,阖家团聚,共享伦之乐。王爷赐下日期、路程,下官也好奏明皇上,早做准备。”
“哈哈哈,傅大人过去虽未识荆,一望可知是一位明事知理的国家栋梁。”吴三桂不假思索,顺手端了一碗米汤灌给傅达礼,接着又皱眉叹道,“我的事还不好?这会儿起身抬脚使可跟着二位走。只是贱内、家眷们,婆婆妈妈的事多。贱内日前又染了风寒,一时动身不得。这些琐事倒罢了,最缠手的还有下头这些兵士军将,都是跟了我多年的,现在又有谣言,假若抚慰不当,激出事变来就不得了!”至此,吴三桂抬头看看傅达礼失望的神色,不由心里暗笑,口里却接着道,“大约十月底——”
正着,便听殿外一阵喧哗,一个“国”字脸的中年将军双手推开殿前护卫,大踏步挺身进来,脚下雪亮的马刺踏在大理石板上,发出铮铮的金石之声。
“马宝?”吴三桂虎起脸,阴沉沉道,“我这里正与二位使计议大事,你有什么要紧事,竟敢擅自闯殿,这成何体统!”
马宝昂然向吴三桂当胸一揖,却不回答他的问话,倏地一转身,冷冷扫视折尔肯和傅达礼一眼,问道:“你们就是钦差了,我听主你们在逼我们王爷上路?”
“谈不上‘逼’字。”折尔肯心中雪亮,这是事前排好的一场戏,只没料到开台这样早。见马宝目光寒气森森,一开口便欲翻脸,便冷静地端起茶碗,瞟一眼木然呆坐的吴三桂,漫不经心地用碗盖拨着浮茶,毫无表情地答道,“王爷自请撤藩北归养老,皇上恩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