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三章 后汉的使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三章 后汉的使者 (第2/3页)

我以君就臣,以大从、纡尊降贵勉从俗流,此中妙用,岂是等闲之辈所知!”

    吴三桂听到这里,格格一笑,道:“不管你是什么人,既来了,就请坐到这边来谈谈吧!”

    杨起隆没有言语,也没有移坐,只轻轻掸了掸袍上的灰尘,跷起腿,身子微微后仰,那种从容不迫的风度,真有凤子龙孙的气势。

    刘玄初斜坐在对面,不住用眼审视这个不速之客,心里泛起有关“朱三太子”的民间奇闻:有崇祯临危时在宫中挨次斩杀了皇子、公主,有乳母抱着三太子逃出了紫禁城,还有,乳母用掉包计瞒过了追赶的清兵,却献出自己亲骨肉……他对杨起隆的突然出现,感到有点意外。他倒不怕来人是真的朱三太子,怕的是云南总督卞三元玩弄什么花招,派人来试探。沉思良久,刘玄初趁机插言问道:“你既是前朝太子,可有凭证?”

    杨起隆一笑,将手中折扇递了过去。刘玄初接过大略一看,便递给了吴三桂。

    吴三桂接到手中发觉很沉,打开一看,这才发现是一把精钢骨扇。此扇原是一件武器,扇面上写着一首词:

    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明朝便是关山隔。

    吴三桂曾见过很多祟祯的手迹,因此一看便知确系真品。这种物件,他府里也收藏了很多,因怕勾起良心上的不安,已多年未动了。玩味良久,三桂仍将扇子还给杨起隆,狡黠地脥着眼笑道:“此词既无题头,亦无落款,用的又是前人成作,即便是先皇御笔,亦不足为凭。——我这里就有半箱子这类东西!”

    “我谅你也难以凭信,”杨起隆又从怀中心翼翼地取出一封硬皮金装明黄缎面的折子,双手捧着,放在桌上,用手拂了拂才推给吴三桂:“平西伯不妨瞧瞧这个。”

    “玉牒!”吴三桂忽然眼睛一亮,急忙双手捧起仔细审视,只见上面写着:

    朱慈炯,生母琴妃,崇祯十四年三月壬子戌时诞生于储秀宫。稳婆刘王氏,执事太监李增云、郭安在场。交东厂、锦衣卫及琴妃各存一份,依例存档。

    下头钤着崇祯的玉玺“休命同”——虽经历了三十年,朱砂印迹依然鲜红。这一下再无疑问了,来人确是朱三太子!吴三桂的手有些发抖,头也有点眩晕,呆呆地将玉碟还给朱三太子,忽然脸色一变,道:“先皇子孙都已归,朱家子孙早已死绝,先皇遗物流落到异姓人手中,也是常事。”

    “哈哈哈哈!”杨起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