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凉州人的凉州!(1/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凉州人的凉州!(1/3) (第2/3页)

进一步上升,在东汉政权中形成了西北功臣集团。

    然而凉州豪族在地位上升的同时,也伴随着危机的加剧,因为青海一带的羌人趁新莽末年的混乱,已经侵入河西、陇右,与汉族的矛盾加剧,最终爆发了影响东汉国运的汉羌战争。

    而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实行关东本位政策,西都长安地位下降,长安的屏障凉州更加显得无足轻重。

    另外,关东豪族与西北豪族的长期竞争朝权,为了挖掘西北豪族的根基,以及避免因为平羌损耗关东的人力物力,在朝堂上屡次提出放弃凉州,将凉州人迁入内地州县的建议。

    搬家是打击豪族势力的妙法,一大家子人搬迁,到了新地盘又要被当地豪族排挤,往往搞得家道中落,一蹶不振,秦与西汉前中期就一直实行迁豪政策,把关东豪族迁往关中,避免其过分壮大,直到汉元帝时才因为豪族在朝堂不可遏制的壮大而停止。

    现在关东豪族的政策正是西汉迁豪的翻版,只不过主客反过来了而已。

    西北豪族为了保卫乡土和基业,在沙场上浴血奋战的同时,还几次三番在朝堂上与关东豪族勾心斗角,针锋相对。

    早在东汉初年,面对西羌翻过长城,侵入凉州,朝堂上的南阳勋贵集团就建议放弃凉州,虽是关中人却扎根于凉州的名将马援上书坚决反对。

    好在此时尚处于东汉王朝的上升期,汉光武帝令马援率兵平定羌乱。

    汉安帝永初年间(107~113年),东汉国势转衰,随着羌乱愈演愈烈,出身关东豪族的朝臣庞参屡次建议放弃西域,被西州士大夫耻笑。

    庞参以国用不足为由,说动出身关东的大将军邓骘(邓禹之孙)放弃凉州,仍被出身西北豪族的朝臣驳回。

    永初五年(111年),先零羌自并州攻入河内,距首都洛阳仅一河之隔,东汉朝廷大震,决议放弃陇西、陕北诸郡,迁民入内地。

    凉州百姓安土重迁,不欲离乡,当地官吏就毁坏他们的农田、房屋,逼他们走人,导致大批百姓死于道路,几乎激起大规模民变,加上西北豪族强烈反对,不得不中止。

    中央不可靠,凉州人只能靠自己,驰骋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