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九章 历史惯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九章 历史惯性! (第3/3页)

   曹操上台,颁布的一些政策有利人的地方,也有损人的地方,这很正常。

    就譬如在之前,曹操便将山东的十万人迁往了洛阳。

    在洛阳关中的世家自然是欣喜若狂,但是对于山东的世家来说,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世家的奢靡享受,自然是分摊到自己治下的佃农的。

    但是曹操的这一个命令,直接是把山东世家的底蕴都抽了一半。

    他们若是还不恨曹操,那倒是没天理了。

    当然,曹操之所以敢这么做,首先一点,他是不怕山东世家的这些人。

    其次,洛阳经历了多次战乱之后,人口凋敝,但是洛阳的地理位置确实是绝佳的。

    曹操有意让洛阳作为自己新的都城,因此,给洛阳迁人口的事情就是在所难免来的了。

    世家或许知道曹操的心思,但是知道不代表他会理解。

    毕竟损失的利益是他自己的,而失去利益者,向来是很难释怀的。

    就譬如现在在因此外城醉梦楼中的青年人一般。

    这青年人一身锦服,样子俊俏无比,看起来很像是贵家公子。

    而他,也确实是世家子弟。

    魏讽,字子京,济阴(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

    他有口才,整个邺城为之倾动,算是三国时代的超级演说家了。

    钟繇因为这个原因举荐他。

    在钟繇的举荐下,魏讽做了西曹掾。

    在此时,魏讽还籍籍无名,但是在后世,魏讽却是声名远播。

    当然,这所谓的声名远播,绝对不是英名。

    而是臭名。

    《世语》曰:讽字子京,沛人,有惑众才,倾动邺都,钟繇由是辟焉。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谋袭邺。未及期,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便是魏讽字子京,能蛊惑人心,名动邺都,丞相钟繇提拔了他。此时曹操大军征汉中未回,魏讽勾结党羽,联络长乐卫尉陈阴谋攻占邺郡。结果陈中途告密与曹丕,于是诛杀魏讽,受牵连的达几十人。

    当然。

    此时没有关羽与他里应外合。

    照理说魏讽是没有机会作死的。

    但是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

    老天要一个人死,却是极少人能活下来。

    而魏讽,没有曹冲一般幸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