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收购(求订阅!) (第2/3页)
他们是公立大学。
招生可不是想当然的就行,按成绩来,是国家规定的,传承悠久,宗旨就是鼓励学子努力学习,而不是想办法走捷径,抄小道。
唐青说的是。
很多没上过学的。
初中毕业的,也有成功的可能,可一旦学校增加一个‘创新入学通道’,不用说,立马会变成一个大家走后门的通道。
这是肯定的。
所以。
想都不要想。
而唐青这话,还真不是劝复旦开这通道,这不可能。而是。。。在将来自己抢了复旦生源后,让他们用这个来自我安慰罢了。
以自己的名声。
总有些学习好的愿意去他的学校。
毕竟。
上学。
是为了找个好工作。
为了赚钱。
全国最会赚钱的人开的大学,没有理由不去试一试,所以,根本不用抢,光是自动流过来的优秀生源,就会很多,但现在不能和秋杰嘚瑟。
低调。
低调。
而且他也说的没错。
对学习顶尖的。
唐青其实兴趣不大。
在大义上,是应该培养一个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他自认没那么高尚,只想在稳固自己商业帝国的基础上,顺带办这件事。
因此。
生源方面。
中上即可。
不需要牛到天。
只需要守住他打下的江山,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即可。
“学校什么时候能建好?”
“很快。”
“多久开学?”
“不一定。”
“。。。那有什么是一定的?”
“建大学。”
“。。。”
很快。
得到答复的秋杰。
‘满意’地把唐青送出了办公室,然后转身去向校长汇报,听完,校长也没多说什么,事情以后如何发展,还犹未可知。
先看看再说。
。。。
就在此时。
同程。
总部。
创始人团队联名在股份转让书上签字,同意万资国际,以三百五十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他们手中百分之七十的股份,至此,同程易手。
说心灰意冷。
倒也不至于。
他们还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而且,这是战略投资,协议中有规定,今后,公司还是他们管理,只不过,是企业的控股人变了,同时,增设以为常务副总。
这一个月。
可是把他们折腾坏了,同行崛起,竞争加剧,资金短缺,合伙人内部分歧。。。创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