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四十八章 创造历史(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百四十八章 创造历史(求订阅!) (第2/3页)

是很有背景的京城子弟。

    这唐青。

    应该是其中最厉害的,不然怎么是董事长。

    “客气,走吧,我们进去看看。”唐青笑道。

    “这边请。”

    白桐带领唐青来到了门口。

    一人领了一个安全帽。

    沪市的建筑施工管理非常的严格,对于扬尘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一进门,就看见到处的地面都是湿的,由于天气炎热,几个小时又得浇一次水。

    “白总,多久能封顶?”

    唐青看着巨大的建筑工地,问道。

    白桐赶紧说道:“由于单层面积巨大,现在我们的速度是一周一层,这还是加班、加点、加人的结果,按照进度计划,在今年十二月底就可以完成封顶。”

    “按照你们的要求,在主体建设的时候,底部的玻璃、门窗、管线和装修也会同时开始,等到封顶的时候,我们的装修进度可以到达十一层。”

    “明年三月底就能入驻。”

    “很不错。”

    唐青也想快快入驻,在这边自己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可这种混凝土建筑根本快不起来,他又不喜欢使用钢结构。

    原因嘛。

    还是灾难片看多了。

    看到美国的民房全是木头做的。

    虽然理论上他们的木头房子可能比混凝土的使用年限还长,还环保,还易拆卸,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可是,唐青还是觉得不安全。

    至少。

    这些混凝土不会被一辆车从东穿到西,天上掉下个石头,不会从屋顶砸到地下室。

    接下里。

    唐青在工地内转了转。

    整整九栋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房子拔地而起。

    一个公司一栋总部。

    集团总部一栋。

    彗星影视一栋。

    彗星视频一栋。

    启点文学一栋。

    酒店式单身公寓两栋。

    食堂休闲楼一栋。

    剩下的两栋,一个是小型数据中心,最后一个,则是留作备用,也许今后他们会有新的公司成立,这一栋楼当做未来的扩张之用。

    好在楼层都不高。

    都在二十层上下,食堂休闲楼还只有六层。

    否则。

    要是骚包地搞什么高楼大厦,明年底都搬不进去。

    “唐青?”

    就在唐青穿过多层地上停车场的位置的时候。

    一个声音从这里的传出,由于停车场的修建难度低,这里被当做了附近三栋楼的钢筋加工棚,巨量的各种钢筋码在一起,机械声也非常的大。

    唐青转头。

    发现了一张愕然的面孔。

    丁向明。

    他的室友。

    旁边还有黎末也看了过来,愣了愣。

    两人比放假的时候晒黑了许多。

    “你们怎么在这里?”唐青走上前笑问道。

    “打暑假工啊,黎末的父母在这里打工,我就跟着他来了这里,这不,已经快一个半月了,后天我们就准备回去报道。”擦了擦汗,丁向明说道。

    看到唐青。

    还和工地领导。

    两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唐青是蒲朝东等几个不认识的人的儿子,他们只知道唐青家里很有钱。学校里也只有曾柔完全了解唐青的产业有多广。

    “第一次来工地?”唐青问道。

    “对啊,虽然累了一点,但是你看,我都有肌肉了。”黎末笑嘻嘻地比了比自己的肌肉,之前的他可是个书呆子,手无缚鸡之力。

    “那就好,工资多少一天?”唐青疑问道。。

    黎末高兴地说道:“我们是小工,六十一天,在这里吃住都不要钱,只比我爸他们低不少,但是一个暑假差不多把下半年的生活费挣出来了。”

    “走之前给你们结?”

    黎末说道:“不是,工地一般都是年底结钱,到时候,向明的工资我妈会直接给他,他要拿来交学费,我的就每个月给我生活费就行。”

    唐青点头。

    工地上,工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结账方式,因为他们背后并不是公司,而是一个个工程承包方,俗称包工头,公司可以按月发工资。

    这些人就只能年底结一次,或者项目完工结一次。

    各地都不一样。

    没有绝对的标准。

    建筑市场,绝对是用工最混乱的市场,没有之一。

    “行吧,那咱们开学见。”唐青也没有多说什么,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他今后也许可以帮助这两个室友,现在,他们有自己的路要走。

    “好嘞。”黎末见那些工地领导好像再等唐青,他也有工作在做,和唐青想的差不多,唐青有钱,但那是唐青的,和它们没有关系。

    他们也没想过靠唐青怎么样。

    唐青转身离开。

    白桐好奇道:“唐董,你朋友?”

    唐青点了点头,说道:“嗯,他们两个是我同学,没想到会在这里打暑假工,呵呵,对了,蒲总,我们的进度款打了几次了?”

    “打了两次,一次是开工前,打了一千万,一次是地下主体完工,打了一千五百万,下一次要等到几栋大楼的六层主体竣工验收合格后。”

    蒲朝东汇报道。

    彗星集团现在根本不缺钱。

    建设资金也是银行贷款,集团的信用,银行二话不说,要多少都给,这样的优质企业不借,借给谁啊,特别是工行,集团的信用额最高。

    因为海外票房全都是先打进工行账户。

    自然,集团也没有转向其他银行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