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 (第2/3页)
团,新军女兵第一团作为警卫力量和机动力量,共计十余万兵力。按唐初名将、兵部尚书、以数千精兵奇袭消灭不可一世的突*厥的大唐军神李靖编写的大唐军官必读教材,辎重兵(武器、装备、粮草等军需物资的运输兵)与一线战斗部队的兵员配比为三比七。许青很欣赏李靖的军事才能,因此给十余万一线战斗部队配备了五万辎重兵,其中四万从民兵中征召,一万从丐帮征召。
新罗面积相当于今韩国的东半部分,人口约四百万,拥有常备军二十余万,预备役军三十余万,号称带甲百万。许家军的人数约相当于新罗军的一半,这是许家军唯一不占优势的地方,“兵贵精,不贵多”,许家军在其它方面都占优势。
至于官兵的忠诚度,首先要谈谈国家的概念。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从抽象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国家政权是国家的具体化身,也是通常意义上对国家的理解。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国家是统治阶级为统治人民而建立的国家机器,包括一堆国家机关,总之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唐朝是封建制国家,眼下虽然武氏后党与拥唐派斗争激烈,但是国家继续实行唐太宗为了保护农民利益、缓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消除社会**的根源而推行的“租庸调制”,保证“耕者有其田”,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国家对地主阶级兼并农民土地管控力度没有减小,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很小。人民对国家高度认同,官兵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是人民,官兵来自人民,因此大唐官兵对国家的忠诚度是毋用置疑的。
新罗是半奴隶半封建制国家,形式上官僚机构、典章制度效仿唐朝,但是国家由许多城组成,城主就像土皇帝一样在一城之内高度自治,城主之下有部落酋长、小块地方的领主。犯罪的人、战俘、买来的人都能成为奴隶,奴隶是毫无**的,被奴隶主打了白打,杀了也白杀。除此之外,新罗土地兼并严重,土地被集中到城主、酋长、领主、地主手中,广大的平民无地可种,只好卖身为奴。因此新罗的阶级矛盾很深,广大的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差,忠诚度低。
七年前大唐灭亡原高句丽和原百济地区,将这两个地区纳入版图,在征东战争中立下卓著战功的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当任第一任安东都护府都护,他重新核定户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