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与雅丽公主谈判 (第2/3页)
东瀛雅丽公主代表其父天智天皇,谋求修复与大唐因十二年前白江口之战而受损的外交关系,谋求大唐同意东瀛重新派遣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全面学**唐的科技、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为了表示诚意,雅丽公主带來了大量珍贵的礼物,进献给大唐皇帝和皇后,
李治和武则天都对东瀛弹丸之地,未开化之野蛮民族,竟敢主动挑起与大唐的战争,冒犯大唐天威很生气,给参与谈判的大唐代表许青和朱子藩的指示是,不同意与东瀛平等建交,也不同意接收东瀛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既然东瀛与大唐为敌,大唐为什么要傻乎乎地教东瀛人,除非东瀛当大唐的附庸国,并向大唐进贡称臣,
许青深知东瀛人的劣根性,当学生学会了老师教的知识和经验,不但不对老师感恩图报,还要恩将仇报,试图抢夺老师的家园,许青称大唐东边的岛国为东瀛是出于文明礼仪之邦公民的礼貌,其实自白江口之战之后,大唐军民不再将东瀛视为疑为与自己同文同种的秦朝流亡方士徐福建立的国家,不再对东瀛友好,而改称东瀛为倭国,大唐朝廷上拒绝与倭国交往的声音很强,
在私下里,许青也跟参与谈判的同事一样称东瀛为倭国,可是明面上还是称东瀛,至于隋唐时期倭国人的自称日本,隋唐人理解为日之本,太阳的老家,是不接受的,也不承认,
许青向大唐皇帝和参与谈判的同事们仔细分细与倭国复交的利与敝,发现有百害而无一利,倭国人长期居住在火山、地震多发的岛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侵略扩张是倭国人的本性,指望他们善良,是与虎谋皮,
倭国野蛮落后,所以才想大量派遣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入唐,全面学**唐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他们学好了,发展起來了,就会反过來侵略大唐,倭国与大唐交往,倭国可以得到很多好处,而大唐却什么都得不到,还养虎为患,
武则天虽然沒有主导大唐与倭国谈判,但是鸿胪寺也有她的人,她了解并时刻关注谈判的最新进展,在对倭国的看法上,武则天难得地与政治敌人许青保持一致,后党也无人扯许青的后腿,无人在朝堂上反对许青不与倭国复交的主张,这使得许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