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武则天大封其娘家子侄 (第2/3页)
就是保皇派的人也不理解许青,认为许青的提议劳民伤财,在朝堂上除了两位铁杆支持者太子李弘和大将军程务挺无条件支持许青之外,许青沒有多少支持者,就连非常宠信许青的皇帝李治都不表态支持许青,
接下來天后武则天抛出一个议題,她要大肆进封她的武家子侄爵位,她的娘家侄子武雅君、武承嗣、武三思等全部进封为国公,就连十八岁的堂侄武攸宁、十岁的堂侄武攸暨刚刚从家乡來到长安,从來沒有当过官,封过爵,都一下子封为国公,武则天让朝臣们发表看法,
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唐朝爵位等级制度,分男女两种等级制度,
男性:
凡爵九等: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曰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皇兄弟、皇子,皆封为亲王;皇太子子,为郡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诸子为郡公,以恩进者封郡王(注:蒙皇恩可封为郡王);袭郡王、嗣王者(注:郡王、嗣王爵位的世袭者),封国公,
女性:
正一品:公主、妃、王妃、王太妃、国夫人;从一品:郡主;正二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郡夫人;从二品:县主、郡夫人;正三品:婕妤、良娣;正四品:美人、郡君、良媛;从四品:郡君;正五品:才人、县君、承徽;从五品:乡君;正六品:宝林;正七品:御女、昭训,
皇帝的姑姑为大长公主,正一品;皇帝的姊妹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为公主,皆为一品;
唐高宗朝沒有异姓王,皇室子弟才能获封国公,非皇室成员的臣子的最高爵位就是郡公,只有唐初开国功臣才有被封为国公的,
朝臣超过三分之二是后党,剩下的不到三分之一的朝臣之中保皇党与摇摆不定的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