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三六 述职报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三六 述职报告 (第2/3页)

限,如果遇到不曾经历过的意外突发事件,就很可能因为手足无措而处置失当,或者因为犹豫而丧失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汇集了大量实际战例的操典或手册至少能够为其提供一个方向,使其快速决定该怎么做——在战场上往往并不存在所谓“好”或者“坏”的决断,只有拖拖拉拉,什么都不做才是最要命的失误。

    其他人都是老老实实的,有什么写什么,甚至绞尽脑汁找出些失误或者不足之处加以弥补,但在政府机关干过几年的老解却对此不屑一顾。虽然也勉强写了一篇东西出来,但连庞雨等自己人都看得直摇头——这家伙纯粹只是在评功卖好,整篇文章开口闭口都是此番出击山东部队的成绩和辛劳,这些东西拿到表彰大会去做报告还差不多,却肯定不适合作为内部总结之用。

    “你们懂个屁”

    对于别人要他好歹写点可改进之处在上头的建议,解席直接嗤之以鼻:

    “你们这帮人都没在体制内混过,不知道这种文件的厉害。白纸黑字的,一旦落到书面上了,以后可就是放到档案里记一辈子的事情——想当初兄弟我在政府机关上班,顶头上司因为捞多了点,吃相又不好看,栽了。一个科室下面十三个弟兄全部停职接受审查。纪委那帮人过来查了咱好几个月,到后来说只要写篇‘认识’就算过关。老子硬是顶着不写,被停职整整一年你们以为这很倒霉吗——不十三个人中有十一个老实写了文件,他们还真被放回去上了几天班,然后陆陆续续都他**双规了最后咱们科室就剩两个死活不肯写的得以全身而退,兄弟我也是其中之一。”

    喝了一口茶,解席用很瞧不起的目光看着对面那些劝告者:

    “你们以为那十一个都是傻鸟,会老老实实把自己的问题交待出来?——突破口知道不你们自己写的东西,再怎么隐蔽忌讳,终究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这就给了别人调查的方向啦。那帮人专搞这个的,只要抓住一点点线头就能死追下去,所以除非你自己压根儿不提,别人终究不是你肚里蛔虫……”

    “那你后来怎么还辞职下海了?”

    有人问了这一句,搞得老解有点下不了台。不过在这边的都是老兄弟,何况又是换了年代的“陈年旧事”,便也没再隐瞒:

    “虽然勉强过关,可终归是被记上了一笔。而且直接上司倒了台,在那个体制里面基本上就可以说是前途断绝了,能够上演柳暗花明的好运小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是坐一辈子冷板凳的了。既然仕途上没了指望就只好走商路了,趁着在机关时攒下的一些人脉还没彻底断掉,赶紧利用起来啰……别这么看我,所谓体制内就是这个样:说轻松也轻松,严格起来一点小错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丝毫走差不得。”

    “这边跟以前那个世界毕竟不同吧,我们自己就是领导阶层,有谁能这么来搞我们?咱们自己选举出来的那个委员会么?”

    有人不服气道,对此解席只是嘿嘿一笑:

    “你们觉得咱们这个组织还是当初那个旅游团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