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九十八章 入香江,新考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百九十八章 入香江,新考虑 (第3/3页)

了,他正在考虑摸索出一条道路。将自己的超市开到其他的区域去。

    船皇也很高兴,舍口港的运输量与日俱增。港口据说还需要扩建,船皇正在想办法沟通江口方面,将自己更多的船舶放到舍口港去。

    “三平,浙省这边的发展你还有什么规划?!”把这些事情都聊完了以后,姜立对着梁三平轻声问道:“茶叶,现在我们做的是高端品牌。但这肯定只能使一部分。”

    “想要带动大多数人富起来,仅仅是凭着这些茶叶肯定是不够的。浙省也没有琼岛那么好的自然气候条件,可以做冬季蔬菜。所以……”

    梁三平听得姜立的话,不由得笑了。却见他拿出自己的文件包,摸了一会儿拿出一份文件交给姜立。后者拿过来看过后,随即不再说话了。

    “哈哈哈哈……没有三分三,怎敢上梁山?!要是没有把握的话,我哪里敢到浙省去撒野?!”梁三平对着姜立哈哈一笑,道:“放心吧,按照规划走没有出错的话。就行了。”

    梁三平要做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丝绸。浙省丝绸自古以来就是名品,从古至今丝绸业都异常发达。甚至浙省首府一直皆有着“丝绸之府”的美誉。

    《越游便览》载:“绍兴西北华舍,为绸机荟萃之区,亦即绸市集中之地,出品为纺绸、线春。下坊桥则多织花素贡缎,质细而韧,物品优良,行销全国及南洋各埠,厥数颇钜。”

    在被发掘的良渚文化区域内,甚至也发现了丝绸。这奠定了浙省丝绸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出土的丝织品残片,是先摷后织的,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织实物,这块距今4700—5200年的丝绢堪称“世界第一片丝绸”。

    当然,国外的学者们处于某种心理向来是不肯承认这个事实的。他们肯承认的,只有大汶口文化时期出土的距今公元前3700-前3100年的丝绸织品。

    历史上丝绸织品技术曾被中国垄断数百年,由于其在当时是一种复杂的工艺,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泽,备受人们的关注,因而丝织品为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国际贸易物资。

    最早丝绸织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丝绸业的快速发展令丝绸文化不断的从地理上、社会上渗透进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中国商人对外贸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高级物品。

    这项技术在古代仅有中国拥有,而中国一度也禁止这项技术外流。不过,极为高昂的利润让很多人铤而走险。我们大约可以把这件事情看作是现在的专利侵犯。

    比如朝鲜半岛地区,他们是在当时中国移民的协助下,于西元前200年成功实现养蚕技术的突破。随后前500年-前300年西域和田河流域也实现了养蚕。(未完待续。)xh118

    【作者提醒您!百度搜索雲来閣,那里有更快、更清晰的小说章节,网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