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家穷万事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一章 家穷万事哀 (第2/3页)

甚至领先全国建立了去除高速收费站机制。而同时原本高速公路的养护费用,则是全数打入油价中。

    当然,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好处便是极大的减少了流通环节可能出现的拥堵,同时也大幅的消减了收费站人员及收费站养护的支出。

    但并非所有的车子需要上高速,那些并不常上高速的车子却需要承担高速的养护费用。在这点上,却是有些让人觉得不合理。

    当然,宏观的来看这两条特殊的高速公路对于全岛经济的促进还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

    习惯了后世平稳的高速公路,一下子跳到了现在颠簸无比的沙土路上。巨大的颠簸让梁三平左摇右晃很是无奈。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啊!习惯了良好的路况,一下子跳回到沙土路上换谁都会有点儿恍惚。

    好在这副身板已经早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的沙土路,即使是再颠簸也没有让梁三平出现什么不适。

    一路上老爷子们都在闭目养神,颠簸的沙土路让人说话都容易被颠岔气儿。这时候闭目养神是最好的选择。

    车子从上午开到了下午,足足十个小时的时间才缓缓的进入了琼州口。

    琼州口,是连接着琼岛与内陆的一处距离最短的接口。这里距离粤北的雷州仅十八海里。这座城市起于汉,兴于宋。

    后在民国时期,才成立的市。即使是现在铜扎市已经成为琼岛自治州首府,但琼州口依旧发挥着他巨大的作用。

    刘老等老专家抵达了琼州口,自然是有专人来接待的。这些个老专家们一个个都是宝贝中的宝贝啊!没人敢怠慢一二。

    “哈哈哈……刘老!王老……您大家一路辛苦了!欢迎,欢迎啊!哈哈哈……”来接待刘老等人的,是华南总局在琼州口办事处的主任韦同济。

    韦同济笑呵呵的上前紧紧的握住了刘老等人的手,逐一打了招呼他才对着刘老道:“刘老,大家伙儿都饿了吧?!要不我们先解决吃饭问题?!”

    刘老疲惫的摆了摆手,道:“不了!苟主任他们什么时候会到?!”

    刘老的话一出口,这位韦主任倒是没有反驳。对着刘老无比恭敬的道:“由于考虑到了您和大家伙过来的时间差的问题,我给他们买的机票是在晚上七点抵达……”

    刘老点了点头,现在不过是六点。自己还有时间休息收拾一下,然后和这位美国来的客人一起吃个饭。然后大家再商议一下这热雾机的购买怎么弄。

    按照刘老的想法,目前中美之间的关系算得上是蜜月期。虽然不知道这个蜜月期能够持续多久,但至少在这个蜜月期之内跟美国购买一些农机产品的话应该还是可以的。

    “走,我们先去招待所安顿下来。好好打整一下,不要在外国友人面前掉了咱们的面子!”刘老一挥手,笑呵呵的道。

    而韦主任闻言,则是犹豫的道:“刘老,要不我们改住涉外酒店吧?!外宾都住涉外酒店,这样联系起来也方便不是?!”

    “住什么涉外酒店?!”刘老皱着眉头,道:“涉外酒店得花多少钱啊?!总局和我们两院都不富裕啊,这些钱省下来做研究多好?!我们住个招待所就好。要不是这里是琼州口,我又要和外宾联系,我都愿意住农家去了……”

    梁三平闻言心中暗叹,这便是这些老一辈的科研人员的风骨。要享受的话,他们早年间就不会放弃了高薪厚禄回国吃糠咽菜了。

    他们也不会放弃那些条件无比优渥的科研环境,而跑回来蹲在深山荒无人烟的岛上艰辛无比的开垦橡胶园。

    一路穷过来的他们,从来都舍不得多花国家哪怕一分钱去吃喝。甚至梁三平曾经听说过,一些出国的考察团们竟然把原本订好的房间退掉,几个人挤在起住一间小小的房间。

    而省下来的钱,都去买科研书籍和资料带回国内。有人舍不得给自己添置任何一份的家具,却在为国家买资料、培养学生方面从不吝啬。

    他们出国可以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