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五章:神秘瓢把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五章:神秘瓢把子 (第2/3页)

绵的战争,和我们这些斗升小民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我不是刚刚洗净了退脚上泥巴的关云羽,我是闯荡江湖多年的呆狗。

    我沿着另一条小路跑下山,在山脚下,我又听到了几声青蛙叫,冰溜子沿着同一条小路先一步跑下山。

    我问:“那火是你放的?”

    冰溜子说:“除了我,还会有谁?”

    我问:“那么厚的木门,你是怎么点着的?”

    冰溜子说:“我溜到了古寺里,听见门外卫兵拦住了你,古寺四面墙角都有灯盏,我把灯油倒在衣服上,堆在门槛下。等我爬出来,看到你和卫兵有走到了古寺后,我就把浸透了灯油的衣服点着,烧着了木门。”

    我高兴地笑起来,我问:“章子拿到手了?”

    冰溜子说:“章子没找到,但找到了这个。”他从口袋里拿出了两张硬硬的纸片。

    我问:‘这是什么?“

    冰溜子说:“通行证。”

    黎明时分,因为有了通行证,我们得以顺利离开警备旅的驻地。天亮后,我们来到了一座村庄,早起的拾粪老汉已经走在了乡间道路上,挎着粪笼,拿着铲子,看到路上有牲口的粪便,就铲起来丢在粪笼里。那时候,拾粪是乡间一种职业,这种职业通常由上了年纪的老汉担任。

    我们问老汉:“这是哪里?”

    老汉说:“这是朔州和大同的交汇处,翻过眼前这座山,就进入了大同地界。”

    我说:“翻山,去大同。”

    冰溜子说:“好。”

    和开封、洛阳一样,大同历史悠久。大同最鼎盛的时期是在大辽,那时候,大同是辽国的陪都,繁华一时。辽国灭亡后,大同退出了王朝争霸的核心地带。

    大同文物众多,古迹密布,但长期远离人们的视线,因为它地处偏远,在以双脚为交通工具的农耕文明时代,人们很少去往这个寒冷地带,而地处中原的洛阳、开封,和地处江南的南京、地处关中的西安,经常有人光顾。

    大同最有名的是悬空寺和云冈石窟。这是我在私塾学堂里早就听老师讲过的。

    走进大同,看着街道两边古色古香的建筑,和高耸的佛塔,我感觉很亲切。

    来到大同的时候,已经到了午后。我们看到一家馒头铺,门前排列着几个人在买馒头。冰溜子也排在后面,他的前面是一个高大结实的中年女人。

    中年女子排到最前面的时候,想要从口袋里掏出钞票,却发现口袋里空空如也,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