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5章 【冷战时期的“黑科技”战斗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5章 【冷战时期的“黑科技”战斗机】 (第2/3页)

高扬设计局;

    长度:22.3米;

    翼展:13.95米;

    机身高度:5.7米;

    机翼面积:56.20平方米;

    后掠角:40°(靠近翼尖) 42°(内侧);

    空重:15,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37,500千克;

    动力系统:2×R-15B-300加力涡喷发动机;

    最大推力:2×86.24 千牛;

    加力推力:2×109.76 千牛。

    要说冷战时期,全球最让人惊爆眼球的,当属这架战斗力无疑。

    首先,它飞的很快,足足达到了3.2马赫,也就是3.2倍音速,一秒钟接近1500米的恐怖。

    这速度究竟有多变态呢?

    横向对比,美国同时期研制的顶级战斗机“F-5”,最高时速为1.6马赫,只有米格-25的一半。

    嗯,完爆了两条街!

    纵向比较,1971年秋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夕,四架苏联的米格-25,进驻埃及用于侦察以色列。

    一日,当以色列当时最先进的F-4战斗机,在空中发现了一架米格25之后,便发射了一枚AIM-9响尾蛇导弹。

    而即将出现在这位以色列飞行员面前的是令他终生难忘,打击三辈子,**全家的画面。

    这架米格25打开了加力燃烧室,喷出一串火舌,然后不见了。

    嗯,不见了!

    不是被击落了,而是逃走了!

    什么战术机动规避动作,什么红外引导假目标,什么干扰雷达,统统都是个屁。

    估计苏联飞行员点了根烟,缓缓的推了推油门,吐了个烟圈,淡淡的说道:你们真的好烦。

    hy?空空导弹都追不上?

    这不是眼花,也不是夸张,当时这一幕的出现,在全球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当然,3.2马赫的恐怖速度,同样会造成空气与机体强烈摩擦,机身温度会达到300摄氏度以上,而当时最好的铝合金的工作温度也就130度。

    那毛子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