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六章 东京爪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六章 东京爪牙 (第2/3页)

国干等一众武士的脸上都现出了愤恨之色。

    林逸青当然知道他们因何对川路利良如此的痛恨。

    川路利良是萨摩藩下级武士出身,早年结识西乡隆盛,参加讨幕斗争,在禁门之变和戊辰战争中表现突出。曾在东京任逻卒总长,后赴欧洲考察警察制度,回国后大力提倡扩张警察权利。其建议为明治天皇和维新重臣们所采纳,日本政府随后颁布了统一的监狱制度,新设内务省,司法省警保寮被划归内务省,由内务卿大久保利通统一指挥;同时建立了东京警视厅和分布全国各府县的警察网,由川路利良担任大警视,翌年改逻卒为巡查,扩大了过去以防止盗贼杀人为主的警察的职权,定出所谓“以隐蔽手段探出企图违反国法者,防护人民(对政府)的妨害”等职权。自此以后,日本警察越来越带有政治特务的性质和特征。

    川路利良曾说:“日本政治无一出欧洲之右,但愿在警察制度上冠绝各国。”他认为,“自古以来凡欲兴帝国以扩充版图者,毕先注意与此(警察),拿破仑一世如此,普鲁士帝国也如此”。“一国乃一家,政府乃父母,人民乃子女,警察乃其保姆,警察是预防国家发生疾病的一种手段。顽恶之民不知政府之仁爱,动辄思变,政府为民之父母,虽子恶父母之教,焉有弗施与子者?岂有听任幼儿自由者。”他的这种思想典型的反映了日本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态度,由于他的努力,因而早在明治初期,日本就变成警岗遍布全国的警察国家。

    在西乡隆盛因与大久保利通政见不合而下野归隐后,尽管西乡隆盛并无反意,但为了“防患于未然”,川路利良还是派出大量间谍进入鹿儿岛,暗中监控西乡隆盛,一旦发现西乡隆盛有异动便可采取行动。

    身为萨摩武士一员却坚定站在明治政府一边的警察总长川路利良,既曾是一员倒幕勇将,又是一个老谋深算,对时局和各方势力之间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