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雨一直下 (第2/3页)
渡黄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黎阳城。
※※※
贾胡堡的雨还一直下,李渊大军困于此地已达十天之久,回太原运粮的部队也一直未归,粮草已不足。
军中开始有小道消息盛传:有的说李密攻打太原了,截了咱们的粮草;有的说,不对,是刘武周联合了**攻打了太原,要不然出使突厥的刘文静怎么一直未归。总之是太原被袭,大本营被抄。
李渊头疼不已,再次召众将佐开会。
裴寂道:“如今大军粮草将尽,而眼下宋老生屯霍邑,屈突通据河东,这两只拦路虎一时半会儿也打不掉。突厥人唯利是图不可信,刘武周早已认突厥作父,这两股势力若结合起来实为身后之患。李密虽已用一封信暂时稳住,但我们没有去洛阳会师,他会不会与我们反目也很难说。突厥、刘武周、李密三方势力对太原虎视眈眈,而我军将士们的家属大多留在那里,太原是我们的根本所在。依老夫之见,我们不如先回太原,徐图更举。”
裴寂的话赢得了众将的赞同,如果真的老巢被占,后勤补给中断,士兵们就会丧失斗志,军队会陷入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到那时可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世民见状腾地站起来,“父亲大人,我们绝不能撤军。那突厥与刘武周表面上穿一条裤子,实则各怀鬼胎。刘武周心高气傲,突厥少信而贪利,二者虽一时苟合,必相猜忌。刘武周若袭太原,就不怕突厥人占了他的马邑?而李密就更不用担心,他与王世充在东都洛阳胶着,哪有时间觊觎太原?况且咱们的义军大张旗鼓地南下,至今未打一仗、未下一城,遇到点挫折就回太原,不但人心士气瓦解,还要被天下英雄耻笑!”
建成亦站起,“我同意二弟的见解。而且现在是七月,正值庄稼成熟的季节,豆稻遍野,何愁没有粮源?返回太原守着一座孤城,和那些巨盗逆贼有何区别?那宋老生性格轻躁,更是一战可擒。儿请兵出战,不杀宋老生,决不罢休!”
李渊一边听,心中一边权衡利弊。两个儿子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李渊一生谨慎,不愿冒险。两个儿子年轻,容易冒进,这一次他选择听老搭档裴寂的话。
于是,李渊对两个儿子说:“我儿拳拳之心,为父甚晓。为父也想同那宋老生打上一仗,但无奈天降大雨已十几日了,又丝毫没有停的迹象。我们无力与天争,为父看还是听裴长史的意见,先回太原的好。”
建成、世民互相看了一眼,知无法再说,谁敢说这天什么时候会放晴,而军队是无法冒这么大的雨出战的。
李渊下令全军返回太原,命建成所率的左军当夜开拨,其他人今夜收拾行装,明早出发。
世民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的大帐,对子轩说:“收拾收拾,明早起程回太原。”
子轩瞪圆了眼睛,“你说什么?回太原?为什么呀?”
世民道:“大雨一直不停,军队无法进攻,父亲大人下令回太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