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回战官渡袁绍兵败 进黎阳袁尚逞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二回战官渡袁绍兵败 进黎阳袁尚逞能 (第2/3页)

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昌;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骑2000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

    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从当时情势而言,这种部署是得当的。

    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

    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昌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昌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昌,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

    冀州仓亭津。

    无数道沙尘自远处滚滚而来,当先一骑四蹄生风的骏马上有一小将军,生得形貌俊伟,戴虎头银盔,银色铠甲发出闪闪的亮光,白色战袍随风飘扬,左手握缰绳,右手扬鞭,面上露出兴奋莫明的表情,下巴高高扬起,腰间系着两把长刀,身体随骏马不断起伏,身后一面大旗高悬着一个“袁”字,数千铁骑紧随其后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那无数强劲的铁蹄,响着"嗒嗒"的蹄声,无不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袁绍的第三子袁尚。袁尚今日有点莫明的兴奋,思绪随奔驰的骏马而飘忽不定:昨日我于阵前射杀曹将史涣,爹爹心内自会称赞我武艺之高强...也可在大哥面前扬我之威...那可恶的曹贼,表面上是我爹爹的朋友,实际上却是个无恶不作之贼子,使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我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我军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我军所筑的楼橹...我军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双方相持不下...只可恨,可恨那天杀的谋士许攸投降曹操,教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我辎重,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传到我军

    前线,我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将张郃、高

    览阵前降曹...爹爹只带得800骑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我军7万余人...若不是大哥二哥表兄各引数万兵来冀州助战,我军却是不敌曹操那老贼,今日我定要再立奇功,要令大哥对爹爹废长立幼之做法心服口服,我袁尚,方为袁军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无人可以违背我的意思......

    正奔走间,原野中一将骑匹黑马,立于阵前,长得高大黑实如同铁塔一般,右手垂下持一把大刀,却是曹军大将许褚。

    许褚身后一字摆开二千骑兵,皆马尾低垂,毫无战意。

    袁尚当然知悉许褚的厉害,但是他并未真正与他对过阵,如果爹爹在此处定然不让他出阵,但昨日尽显自己阵前杀敌之威,爹爹方放心让自己作先锋直捣曹阵,身后便是父兄的四路大军,有何惧哉,待我先斩此莽汉,立一奇功。

    想罢袁尚令众兵勒马,于曹军阵前五、六十米处稳住阵脚,自己一纵座下白马便飞出阵去。

    旁边谋士逢纪见到袁尚竟然亲自纵马出战许褚,心内大急:这个袁尚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昨日偶尔小胜一场便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对面战阵中可是曹军大将许褚,此人不但力大无穷,武功可是非同小可,恐怕少主在其手下过不了三招......

    逢纪心下慌乱,正想开口拦阻,口还未张开,就听得马蹄"嗒嗒"而去,在身前扬起一股灰尘,逢纪急用手掩面,那马却后退几步,将逢纪颠得在马上坐不稳,忙用双手去拉住缰绳,方稳住战马,未定心神,袁尚已跃马挥双刀冲上阵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