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刘备 (第2/3页)
一句充满悲情的话,绝对令人侧目:“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真的是听得人瞠目结舌的,所有人都知道刘备的江山真是来之不易的,在坐稳江山自称为帝后,竟然就要为了私仇而弃辛苦打来的江山于不顾,抛匡扶汉室这个伟大理想于脑后,直要与东吴同归于尽,真是将悲情主义散发得淋漓尽致。到刘备临死一刻,都仍然是一万个不放心,你听他说:“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
孔明曰:“有何圣谕?”
刘备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孔明听得汗流遍体,手足无措,泣拜于地。
从此的孔明便因刘备一句话从神坛跌落,成为一介凡夫,更变作刘禅的私人管家。刘备到临死一刻都未对身边的人放心过。甚至还要赵云“早晚看觑吾子”活脱脱又是一副可怜的守财奴样子,只想子承父业,长保帝位。
无用怀疑的是刘备看人极准,这是三国王者才独有的一种超级技能。他看马谡之才,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他让魏延独当一面固守汉中,他识诸葛亮之诚能帮其固守江山,他早早揽赵云于手中,确是有知人之明。
论论刘备的武力,刘备生在那个峰烟四起的乱世,自然会些武艺。演义上说刘备持双股剑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摆设。
有一回刘备无聊拿起草鞋编织被诸葛亮斥其无大志。其实刘备本就是这种性格,他就是那种样样喜欢但样样不精之人,遇事不是慌慌张张便是泪如泉涌。这样的性格令他不能像曹操一样任天下之智,而只能任命一人全权掌握兵权,这样便让诸葛亮得以横空出世,成为罗贯中笔下呼风唤雨之人物。而刘备就能做一个甩手掌柜,去亲民,去拉拢人心。当刘备满怀悲情地去做一件事,挥大军杀向东吴为关羽报仇时,得到的便是玉石俱焚,将自己送上死亡之路。刘备甚至到死前都希望儿子能像他那样生存,由诸葛亮全权辅助其成为蜀中之主。而他儿子刘禅也真如他所想,什么也不做,到亡国后竟答出一句“乐不思蜀”来挽救了自己的性命。
刘备简介:
[175年]刘备与公孙瓒、同宗刘德然等师事九江太守卢植。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率众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起义立功,晋安喜尉。
[184年]朝廷督邮因公事来到安喜县,刘备求见,督邮不允。刘备直入官府捆绑督邮,杖打二百,解下印绶系于督油颈上,下野亡命。
大将军何进广招兵马抵抗黄巾起义,刘备应招,在下邳力战有功,晋下密丞。复去官。后为高唐尉,迁为令。
后刘备被黄巾起义军打败,投奔中郎将公孙瓒,公孙瓒表刘备为别部司马。
刘备同青州刺史田楷拒冀州牧袁绍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甚得人心。
曹操征讨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刘备和田楷出兵相救。
其时刘备有士卒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并有饥民数千人。到徐州后,陶谦拨给刘备四千丹杨兵,刘备于是归附陶谦。
陶谦上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屯居小沛。后陶谦病故,刘备领陶谦遗命就任徐州牧。
袁术攻打刘备,刘备在盱眙、淮阳拦击袁术军。
[196年]曹操上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
刘备军与袁术军相持不下,吕布乘虚袭得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叛归吕布,吕布软禁刘备家眷,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