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第2/3页)
袁绍与曹操对垒结局如此不堪,官渡之战不战也罢,演义中袁绍做的每一样事情都对他自己的失败产生直接的影响,换句话说袁绍什么都不做可能胜负未知,这令我想到了老子的无为。又联想到书中所谓智者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垒多么接近于袁绍与曹操的对垒呀!所不同的是司马懿采取的姿态是守,凭雄厚实力一直的坚守着,哪怕对手送来女人的衣衫羞辱他,最终取得胜利。而我们的智者诸葛亮做的事情就算被罗贯中神来之笔如何渲染都掩盖不了其中的无奈与唏嘘,可能作者的意思是告诉我们追梦的路是如此的可望不可及,接踵而来的姜维更是将这种不可为而为之的悲情主义渲染得淋漓尽致。
三国中谁是真正的赢家?刘备是赢家吗?历尽磨难几经周折贵为蜀国之主,最终竟为义命丧白帝城,一直以为他的泪水是廉价的,但他以生命的代价告诉世人他的泪水是真真正正为关羽而流的;曹操呢,算是赢家吗?那个生前对酒当歌呼风唤雨的人物,死后不久也落得个子孙被人赶出历史舞台,国家拱手让人的结局。而窃国者司马懿算是赢家了吧?伟伟认为不是,综观其一生,他是最隐忍最可怜的一个人,我想他的心理已然严重扭曲。曹操时代,他一直活在曹操强大的阴影之下,对于他来说,曹操多疑、狡诈,强大到无以复加,早已对其作出“鹰视狼顾”的评价,他只能在曹操的影子下委曲求全。单单从司马懿临终时说的话就能看出他的生前是多么可怜呀:“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若一定要找出赢家的话,可能是司马氏家族吧,至少它终结了一个时代,虽然终结时代的真正功臣是曹操。
三国演义展示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三国志或其它史书所不能展示的,这个世界里面你可以因为自己的历练而任意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