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见客 (第2/3页)
颖,薛大爷也是如此的厉害,家门荣耀,简直不是一两句话儿说的清楚的。”
“不敢当,”贾政却是不揽功,“那是文龙他自己上进,”宝玉听到这话不免又缩了缩脖子,不过贾政没有抓住宝玉,只是说起薛蟠的几首诗来,“我最爱这第一首村居,”贾政捻须笑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真真是圣天子在堂,百姓安居乐业之景了!若是将来归隐田园,能得一蒙学教书先生,也是毕生之所愿耳。”
“老世翁说的极是,”詹光说道,“这一首村居,好就好在还和前一首,那温卷的《乡村四月》叶韵!若是闭上眼睛仔细品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一唱一和的和诗,可见薛大爷已经领了这温卷的诗意,故此千百年来,倒是两人隔空应答之句了。实在是巧妙的很。”
众人来了谈性,于是纷纷讨论起薛蟠的几首诗来,薛蟠躲在一边,和宝玉说话,“今个要见什么客人?还巴巴的把我也叫出来了。”
“我也不知,”宝玉摇摇头,“只怕还是官面上的人。”
不一会,外头就有人来通传:“翰林院徐大人来拜。”
贾政连忙命快请,又起身亲自走到外间穿堂来迎接,众人不免也要跟上,到了穿堂,见到一位穿着青衣,头戴东坡冠的青年男子潇洒走了进来,他的眼眶深陷,轮廓很深,朝着贾政拱手,“存周兄,弟今日来打扰了。”
“菊人贤弟,大驾光临,蓬荜生辉,”贾政笑着拉住了这个唤作“菊人”的翰林学士一起进了外书房,詹光见到薛蟠不认识此人,连忙在边上悄声介绍,“这一位是翰林学士徐菊人大人。”
薛蟠到底是不了解这些京官们的具体人和事儿,于是詹光又仔细的说了几句,徐菊人幼年丧父,母教甚严。虽家境贫困,典当以延师教子,并自督课,且重德育。孩童之时,若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