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月下独舞 (第2/3页)
一挥袖子,他这时候突然高兴了起来。“咱们今个赏月,我这个做哥哥的,想听你们作诗,如何?可否?”
探春笑道:“中秋之诗,前人之述备矣。咱们就算是再怎么想破脑袋也做不出什么好诗来了。薛大哥这不是为难我们吗?何况今个大家伙只怕都累了,哪里还有心思作诗,就这样好生瞧一瞧月亮就罢了!”
“就是此理,”宝玉笑道,“不如大哥先来一首如何?若是好,我们等会再做就是了。”
李纨也怕众人闹得太久,明日又要受训斥,于是连忙道,“很该如此,今个这急匆匆的,如何起诗社还没个章程,万一闹的太晚,只怕乱了作息,这就不好了,依我看,不如日后再说。”
薛蟠却是摆摆手,“宝兄弟,你这个促狭鬼!又想来瞧我出丑不是?我虽然没有诗可作,但,今个既然是中秋佳节,用前人之词给大家唱一首,倒是极好。”
历经金元两朝屠杀,此时宋词唱法已经失传,虽有填词之法,却少了咏唱之道,大家听闻此话,不免奇道,“果真如此?倒是要洗耳恭听了。”
薛蟠站在了荣禧堂前的中庭,汉白玉的甬道和天上的明月把他映照的熠熠生辉,他慢慢的举起手,转了一个圈,低声唱了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薛蟠站在中庭之中,边唱边舞,用日后邓丽君的曲调,咏唱反复如此三次,薛蟠如今虽然在变声期,嗓子有些低沉,但低沉之余又包含感情,缠绵悱恻,真真是叫人听得入迷,黛玉在这些人之中原本就有恨离别之苦,听到如此佳曲,想起和母亲生离死别,和父亲天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