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6章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06章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吗 (第2/3页)

为定理。定理被推广开来,就是我们的认知。新认知不断否定旧认知,我们不断接近真理。

    引申一下。

    线段和圆弧其实是同一个存在,公式中包含了一个变量叫曲率。

    曲率为零时,这个存在是线段。不等于零时,这个存在是圆弧。

    在参数范围是日常所见时,曲率无限接近于零,所以我们认为线段是定理。

    限于科学发展阶段,我们并不知道还有一个叫做曲率的变量。

    由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常量。

    换言之,我们认为的常量,其实可能也是变量,它只是变量的一种特殊情况,在参数范围是日常所见时。

    现在科学已经使我们看到了地球这么大个圆,太阳系这么大个圆,终究还未能看到更大。

    那么,在更大的参数范围内,我们习以为常的常量,会不会也是变量呢?

    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认识到常量其实也是变量的过程。

    换言之,所谓常量,其实只是变量的小范围取值,也就是圆周中的一小段,而我们还未意识到有更大的参数范围而已。

    从地平说到地球说,从地心说到日心说,都是科学史上的伟大进步。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也是科学史上的伟大进步。

    牛顿是一个公式,爱因斯坦也是一个公式。

    爱因斯坦公式的变量更多,参数范围更广,牛顿公式被包含于其中了。

    换言之,牛顿公式只是爱因斯坦公式的特殊情况,把一些变量视为了常量。比如质量不变,光直线传播,空间平滑连续。

    爱因斯坦公式把这些常量改成了变量,让牛顿公式变成了参数范围狭窄的定理,变成了一种特殊情况。

    但爱因斯坦公式中也是有常量的,比如光速。

    如果光速是可变的呢,空间是扭曲的呢,时间不是线性的呢?

    终究会出现一个新的公式,比爱因斯坦公式有更多变量,让爱因斯坦公式成为一条参数狭窄的定理,变成一种特殊情况。

    这就是科学进步。

    而上述所有的公式,代入我们的日常参数,其结果是完全相同的。

    换言之,都解释了我们的世界。

    而我们看到的,体验到的,也只是日常参数,把太多变量当成了常量,把特殊情况当成了普遍真理。

    换一个角度,我们代入的参数区域足够小,便是线段。区域再大一些,便是圆形。再大一些,变成了球形。

    那么,再大一些呢?

    会不会突破时间和空间,变成了四维五维更高维?

    牛顿无法解释的,爱因斯坦解释了。

    现在无法解释的,终究也可以解释。

    把科学的尽头归于神学的,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别有用心的神棍,一种是疲惫了的科学家。

    当然,更多的是被人忽悠瘸了的芸芸大众……

    所以,宁无双讲得是很有道理的。

    而且,很有志气。

    换言之,神是科学尚未给出解释的存在。这个存在的取值范围是现实时,变成了人。

    引申之,神与人其实是同一种存在。某个变量的参数范围较小时,是人,是线段。参数较大时,是神,是圆周。但科学还未发现这个变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