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80章烬冷照归帆,云深蔽危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680章烬冷照归帆,云深蔽危旌 (第2/3页)

是如此,难道骠骑之处就能完全避免这种弊病?!

    『此非铁板一块,乃群狼环伺!若能挑起其内斗,使其互相猜疑,甚至自相攻伐……』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在曹仁心中迅速成型。

    他需要一个突破口!

    曹仁在地图上巡游着,然后他看到了一个地方。

    宛城。

    这地方是曹军的『老朋友』了。

    之前庞山民利用早期的地道,一举突破了曹军城防,重新占领了宛城,但是反过来,曹军占领宛城期间,难道就没有给宛城小姐姐换条蕾丝漏点小裤裤?

    而且曹仁相信,在这个黄忠、庞山民的大本营内,肯定囤积有一些粮草辎重!

    若能狠狠打击此地,不仅能缓解襄阳压力,更能……

    『传令!』曹仁的声音斩钉截铁,『立刻挑选军中精锐死士,要熟悉巴蜀口音者……』

    ……

    ……

    夜,宛城。

    作为原本定位商贸城市,并且在战火当中一再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宛城,实在是没有办法如同襄阳一般的雄伟肃杀。

    庞山民和黄忠的主力已南下参与对襄阳樊城的围困,城内留守兵力不多。

    谁能想到曹仁会在南北夹击,重重围困之下,依旧敢夜袭宛城?

    尤其是在新野的韩浩撤离之后,宛城更是松了一口气,觉得周边已经没有了曹军的威胁,夜间巡逻也显得有些松懈。

    子夜时分,一队约莫两百人的『溃兵』狼狈地出现在宛城南门外。

    他们衣衫褴褛,甲胄破损,身上带着明显的战斗痕迹,操着浓重的巴蜀口音,为首者自称是徐晃将军麾下偏将,奉诸葛军师之命押运一批重要器械前往襄阳前线,结果途中遭遇江东黄盖水军的截杀,损失惨重,不得不上岸,好不容易才突围至此,又是难辨方向,误走到了宛城之处,请求入城休整补给。

    这种『谎话』说辞,在某些人耳朵里当然是荒谬无比,漏洞处处,但是对于宛城军校来说,他既不认识徐晃,对于诸葛亮是不是担任军师也不清楚,只是见到这些人的装束似乎也是骠骑模样,又是狼狈不堪的样子,口音听起来也有些类似川蜀一带的模样……

    想要验证行文令箭,结果『溃兵』还真的出具了『行文』,以及磨损毁坏的『令箭』……

    守城军校这辈子都没见过川蜀发过来的行文,更没见过所谓的『徐晃』笔迹,所以他能看出什么真假来?

    只是看一下行文的制式,是不是符合骠骑军的规范而已,然后有没有徐晃的印章。

    萝卜章么,有何难度?

    至于原本应有的暗部细节,因为『浸水』导致模糊,再加上三更半夜光线不足……

    至此,守城军校已经基本上不疑有他,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没下令开城门,只是让这些人走过吊桥,在城下休息,然后从城门上吊下去一些吃食饮水,让这些『溃兵』在城下等候,等到天明之后再行处理。

    这队『溃兵』到了城下之后,表现得异常『安分』,既没有怨言,也没有叫骂,只要求提供些食物饮水,在靠近城门的墙角下暂歇。

    守城军校这才松了一口气,让暗中准备的弓箭手什么的退下。毕竟这『溃兵』表现得如此通情达理,守城军校再一直用刀枪弓箭指着,多少是有些说不过去……

    然而,当更深露重,黎明时分,城内大部分的人都疲惫入睡,就连城墙上的值守兵卒也都昏昏沉沉之时,这些『溃兵』却如同鬼魅一般行动起来!

    同时,二三十名曹军精锐通过之前暗中留下的密道,也潜进了城中,里应外合,几乎是转眼之间就占据了城门,击杀了猝不及防的哨兵和巡逻队。

    这些人的目标非常明确,直奔城北的仓廪区域。

    火油被泼洒,火把被掷入。

    顷刻间,冲天的烈焰在宛城仓廪区腾空而起!

    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吞噬着堆积如山的粮秣和崭新的军械。

    火光映红了半边夜空,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混乱的呼喊声、救火声、兵刃碰撞声在宛城各处响起。

    等到了守城军校带着兵卒急急赶到的时候,这些人已经趁乱逃离了,只留下了被火焰笼罩和吞噬的仓廪……

    『救火!』守城军校也是无奈,『先救火!谨守四门!彻查城中奸细!给使君将军传信,宛城遇袭!』

    ……

    ……

    黄忠接到了宛城急报。

    『什么?仓廪被烧?!』

    老将皱起眉头。

    前来报信的宛城兵卒其实也不是非常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只是知道是有人偷袭了宛城,似乎是什么川蜀口音的溃兵云云……

    『川蜀溃兵?』黄忠一愣。

    『定然是曹军假扮!』庞山民也得知了此事,急急赶来,『川蜀军绝非敌军,孔明更是相知多年,岂能做出此等不智之事?』

    黄忠点头,他也认识诸葛亮。

    确实相比较所谓的『川蜀』溃兵所为,黄忠也相信是曹军趁机搞的破坏。

    面对这样的局面,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