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一三四章 年节将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一三四章 年节将至 (第1/3页)

    禄东赞点点头,表示了解。

    说到底唐军此战所为便是“震慑”二字,只要能够给予大食国无与伦比的震慑,使其心存畏惧、再不敢对大唐轻言刀兵,大唐的目的便已经达到。

    而大唐现在举国上下积蓄力量扩展海外,已经将两汉以来的海上商路扩展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凭借船运方便快捷、运量巨大、成本极低的优势,不断掠夺财富用以支撑国内的新政推广。

    而对于陆地上的领土已经不屑一顾,只需扎好篱笆、将边境守的固若金汤便足以。

    所为“攘外必先安内”,大唐现在的国策便是竭尽全力治理内政,将隋末以来遭受天下反王们荼毒得千疮百孔的基础设施维护妥当,而国势之稳定、国力之提升自是离不开基础设施之维护、兴建。

    想到这里,禄东赞喝了口酒,摇摇头,轻叹一声。

    曾几何时,他与赞普亦曾制定下如此国策,希望借由与大唐通婚而获取大唐更为先进的冶铁、医疗、耕种等等技术,对吐蕃内部进行大范围改革,促使国力再上一个台阶,进而拥有与大唐分庭抗礼甚至更甚一筹的实力。

    然后虎踞高原、俯瞰中土,只待寻觅到中土动荡之机会便倾巢而出、俯冲而下、逐鹿中原。

    孰料计划不抵变化快。

    先是求娶大唐公主一事被房俊所阻,一句“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提振整个大唐军心士气的同时,也将朝堂上的天子、大臣们统统道德绑架。

    唐人重名,无论生前还是身后,名声重于一切,谁敢担负一个“里通外国”“卑躬屈膝”之千古骂名?

    不仅是那一次求娶因此失败,只要这句话还有人记得,就没人敢消防两汉、前隋那样与胡族番邦和亲。

    然后又是一手“反间计”迫使赞普意识到他这个吐蕃大论以及身后噶尔部落的巨大威胁,为了稳定王权不惜将并肩多年的战友驱逐逻些城,连噶尔部落都给赶到吐谷浑故地,充当吐蕃与大唐之间的战略缓冲……

    再之后,则是噶尔部落与逻些城战争的爆发。

    唐人起初一口答应对噶尔部落的庞大援助,促使战争的快速爆发,而后在战争如火如荼之时却又撕毁协议、停止援助,导致噶尔部落后继乏力,不得不与赞普议和。

    然而名义上的议和,又如何弥补两者之间因为战争而生起的仇怨?

    更别说连赞普唯一的儿子都殒命阵亡于战阵之中,凶手还是他禄东赞的儿子……

    至此,吐蕃错失了最佳发展机遇,只能困囿于高原之上垂死挣扎。

    结局几乎可以预见,那便是眼睁睁等着大唐扫平四周威胁之后整编军队,训练兵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冲上高原、攻陷逻些城、覆亡吐蕃。

    他自诩“吐蕃第一智者”,却在国家战略层面一败涂地。

    而大唐这些年来分治皇权、削弱门阀、改革科举、研发火器、海外扩张……一步一步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