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瑕忘过4 (第2/3页)
乡听來。更有一种奇妙的滋味。正自震撼。祝小龙略显得意的道:“姑父想必还不知道吧。这东西还是蓝门主和鲁师一起研发出來的。因为还不成熟。所以不曾对外公布。我和鲁师关系好。经常往工府跑。也是前两天才得知的。”
工府就是鲁房的办公地点。因为其摆弄的玩意多涉及木铁。所以工府并不建在庭牙内。而在城外天青河畔。如此一來。交通就方便了。柱牙山下就有水军。需要何种材料。只需知会一声。就会源源不断的送來。为此。伏波将军更日明还专门在设立了个别动队。专职为工府服务。运送木石。
工府还发明了这东西。
虽然天已黑尽。但吴明兴致不减。对祝小龙道:“既如此。你就陪我去趟工府。看看鲁师意下如何。”
现在天已黑尽。部队就算要走。也得等到明天一早。再说了。还有个鲁房要请。想走也是不成。中西这几年发明许多新玩意。不论军事政事。都有广泛运用。使得鲁房地位更是超然。就算定国公见到他。也是客客气气。祝小龙虽和鲁房私交甚好。可却沒把握请到这尊大神。听得吴明有意帮自己一把。他欢喜得差点跳起。交代了祝勇一声。就喜滋滋的跟着吴明朝工府而去。
庭牙人口众多。廖氏当政时。常驻人口略为三十万。这么点人口。和人数动辄以百万计的京都南宁比起來。自是拍马难及。可庭牙只是个帐篷城市。三十万人聚集在一起。就是个了不得的大数字。不说其他。光是这么多牲畜和人的清洁问題就非同小可。也亏得天青河离庭牙不远。可以就地疏浚。否则的话。这颗草原上的明珠不臭气熏天才怪。
吴明当政后。中西政通人和。加之南北两汉战成一团。使得许多商人流民不远万里來投。庭牙人数更是激增。已有些不堪重负。
这也是他一心筑城的另一个原因。以帐篷为城。听起來够浪漫。其实却对政治经济多有限制。中西既以庭牙为中心。那这个城就非筑不可。否则的话。那就是个夜郎之都了。
时值乱世。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庭牙也不例外。由于久无战事。滞留在这里的流民越來越多。如不好好加以安置。他们不但衣食无着。对庭牙治安也是个严重负担。于是商羽坤就向吴明建议。实施以工代赈。把这些流民组织起來。修筑庭牙。
以工代赈。不但能加快庭牙筑城的速度。也能很好的安置这些流民。这是个皆大欢喜之局。吴明自无不允之理。
蓝成到达中西后。就已着手庭牙的修建。如今。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进度更是大大加快。如今外城已初具规模。此时天已黑尽。可庭牙四周却点着气死风灯。映得工地直如白昼。借着灯光。还可看见许多监工组织流民在夯地基。正值春初。天气仍未回暖。可这些人喊着号子。在夜色中干得热火朝天。好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众人骑着马。穿过外城。朝城外的工府行去。工府依水而建。占地近三十亩。为保密计。外面更修建了约为四五米高的围墙。共设两个门户。前面为陆门。方便从庭牙出入。后门为水门。则方便从天青河运送物质。整个工府。不论是横梁上的檩木。还是砌墙用的青石。都是水军从柱牙山采集。沿水路运输而來。在目前仍以帐篷为主的庭牙。这幢建筑显得突兀而明显。也更彰显出定国公对鲁房的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