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7 考古学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7 考古学会 (第2/3页)

的,这次的发现还真和布束小姐的研究领域有莫大的关系。”

    “哦?那我就期待您精彩的发表了。”

    “我尽力……啊,时间到了,作为发表人,我得到后台去准备了。”

    他冲着布束砥信摆了摆手,就往后台走去。

    -----------------------------------------------------五个小时的分割线--------------------------------------------------

    这场学会总共持续了五个小时,共有八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论文。四位明国学者,三位来自eaac的学者,还有一位是来自婆罗洲的年轻人。

    他们八个中,有四位是古生物学家,全部是明国人;两位是矽虫方面的专家,其中一位是婆罗洲的,另一位是eaac的老头子;还有两位是天文学家,全部来自eaac。

    虽然所属国籍、势力各异,研究的学科也大相径庭。但他们发表的内容只围绕了一件事——矽虫!

    布束砥信依旧冷淡……但那只是习惯性的假象,爆炸性的内容让她的探求心如同火焰般在燃烧。自从成功的合成了一种促新因子之和,她还从来没有这么兴奋过。

    “天啊,感谢导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见证了奇迹诞生的时刻!”

    中途退场什么的自然完全没有,本来只是为了装样子才带的笔记本却派上了大用处,上面记得满满当当的。

    而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正是这次学会的主题:陨石上的矽虫!

    这个发现还多亏了红色明国的“全国大找矿”运动。虽然从eaac和婆罗洲可以得到大量的燃料、石油以及各种矿产,但惯于自力更生的红色明国人还是对解放区进行了自然资源的大普查。

    从eaac归国的学者们在普查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参与者中就包括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教授李忠盛,在归国之后,他任教于北方工业大学地质系。他和同事们不畏艰险,怀着满腔报国的热情,走遍了千山万水,结果不但资源普查进行的极为顺利,他们还好运的捞到宝了。这些宝就是几块从天而降的陨石。

    本来嘛,陨石之类的东西也并不算非常稀有,一般这种东西捡到了也就只能拿回家留个念,如果不是特别大的话,那就根本不值几个钱。

    但心细的李忠盛发现了一些不寻常、一些超乎经济价值的东西。他发现,在这些陨石上,似乎有些不寻常的丝絮状花纹。他对这些花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完成考察任务之后,他回到了北方工业大学,在显微镜下对这些花纹的微观形态做了观察。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些怪现象:这种花纹的形态非常像聚合在一起的微生物,其多边不规则的外表则和原生矽虫很相似。

    李忠盛称其为“与原生矽虫有高度共同性的一坨迷”。

    在此之后,他立刻写了一封信给这方面的权威,eaac的大理事汐,并且还寄了陨石样本过去。

    说来也巧,信寄到的那天汐正好闲在扶瀛的寓所里,准备开始为期三天的休假。就算是量子态生命,也是会累的。不过不是因为本身构造的问题,而是因为人类的惯性。

    本来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