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心迹 (第2/3页)
挥的编成,可现在他的部属人数才刚刚够两个指挥。
听了他的问话,金明长长地叹了口气,他当然提过了,可枢府主官让他去营中拣选,按名册,说那里还有数万的兵员。至于另行招募,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为朝廷没钱!这结果金明早就有了准备,因为不死心他还跑了一趟御营,果然同他离城之时一样,选这些人有什么用?
看了看金明的神情,刘禹也大致明白了,当初他们随汪立信赴任之时,金明从营中选五百人都只选出一些年近五十的老卒,李十一就是那一批中的一个,他算得很年轻了,可也超过了三十五岁,朝廷没有钱招新卒,可营中还有数万人占据着名册,他们的花费一个子儿都不能少,这就是现状。
“莫担忧,车到山前必有路。”刘禹不再追问下去,宽慰地说道,钱并不是问题,但如果是自己出钱,当然要保证所招之兵为自己所用,他不是来这里做活雷锋的,这件事只能是慢慢地从长计议。
“子青,你有所不知,你没到过池州,那里已经被鞑子糟蹋得那惨样某不知道要如何说。他们根本就不是人,全是一帮畜生!”金明气愤地说道,走在后面的刘禹看着他微微起伏的宽背,这是一个语拙的人,能让他气成这样子,可以想像他看到了什么,可是比起史书上的那些描述,这才只是开始而已。
“你常说‘乱世人不如狗’,某也是从战乱过来的,逃荒、乞讨哪样没有经历过,就算是那样的情形下,还有一丝活路的。可那些人分明就是有意虐杀,他们以杀人为乐,他们”金明的声音渐渐地低了下去,变得有些哽咽,刘禹不知道要如何安慰,只得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池州在哪里他是知道的,根据史书记载,在一百六十年前那里就是人口超过二十万的上州,南渡之后发展了百余年,至少也在三十万人以上,在江南各地也算是有数的繁华所在。那里在鞑子退兵的路线上,也是首当其冲之地,刘禹能想像发生了什么,这种事当初鲁港的宋人溃兵一样干过,饿极了的军士没有纪律的约束,的确比野兽还要可怕。
刘禹没有接话,只是点了一根烟递过去,他的童年没有那样惨痛的记忆,自然做不到感同身受。回城的路上,两人都没有再说话,金明和他婆娘都住在刘禹租的那个院子里,当初特意选了一个大一些的,以为胡三省会住进来,结果他一天都没到就回了乡,正好便宜了金明。
他的娘子金涂氏是个很壮实的女人,用这世的话说就是一看就知道好生养,谁知道两人成亲也有四、五年了,他娘子却一直没个动静,两人至今也没有子嗣,不过他还算是年轻,加之又没有长辈的压力,也并不显得着急。
还别说,有了金涂氏和她带来的那些婢女,整个院子顿时就不一样了,处处显得整洁干净。就连平日里的吃食也丰富了许多,让这个大院有了一些家的模样,唯一奇怪的是,刘禹还一直没有见过小萝莉,知道她也跟着回来了,可人却从来没有来过这里。
因为有了晚霞这层关系在,金涂氏很自然地就将刘禹当成了家人,将他的衣物清洗房间打扫也接了过去,处处以长嫂自居。刘禹很享受这种异世的亲情,就算被她呼来喝去也不以为忤,倒是金明有时候看不下去了会出言喝斥一番,那个神经大条的女人总是老实受教,之后绝不改正。
“嫂嫂安好,隔着老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今日厨房又做了啥好吃的?”一进院门,就看到金涂氏在院中用竹竿搭起的架子在晒被子,手里还拿了个木棍在不住地拍打,那情景就像刘禹小时候看到妈妈所干的一样,让他倍感亲切。
“禹哥儿,你们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