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军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四章 军报 (第2/3页)

,李庭芝不是普通的边帅,朝廷一再加恩如今他已经是仅此于政事堂三公的人物了。枢府中人要么与他平级,要么还要低于他,自然不好公然驳斥,这么一想心下已经释然。

    “养浩,多得你提醒,是本相想得差了,你在那边呆得可还惯?平时无事时,多到本相这里来坐坐。”陈宜中叫着他的字亲切地说道,那人听得一怔,随即低下了头去,不敢与他对视。

    “多谢恩相关心,某现在挺好的,两位上官都待某不错。”听着他明显有些言不由衷的话语,陈宜中心知肚明,堂堂的从五品都承旨,干着寻常小吏的跑腿活计,挺好?怕是不可能,可他却无法加以安慰,因为这人姓吕!

    他的父亲吕文福,是国朝有名的边帅吕文德之弟,也是吕文焕之弟,在年初二月间鞑子大军沿江而下还未至铜陵时,就带着人杀了朝廷使者降了去。建康一战,吕文德的亲子吕师夔战死,吕文焕被俘后病死,这吕文福因在江州任职并未与役。

    战后朝廷追罪,吕文焕及吕师夔一家被籍,而他父亲自然也不能幸免,宅第家财被抄是肯定的,现在还有言官在吵吵着要追论到他身上。现在诸事繁多暂时顾不到他头上,可这也是迟早的事,到时候就连陈宜中也保不了他。

    “养浩,你是你,你父是你父,只管用心去做,你的勤勉本相都看在眼中,若是你也不要与他们争辩。无论如何,卫公还是我朝有功之臣,这个谁都抹杀不了。”陈宜中尽力安慰着他道,要不是建康之战胜了,朝廷不但不会动吕家,还会特意加恩于他们,命数这种东西真是无法解释。

    吕师孟点点头不语,就在大军败于丁家洲,鞑子兵进江南围攻建康城之时,朝廷还想过要追封他的伯父吕文德为“和义郡王”。而现在,除了年初战死在荆湖的小叔吕文信,余者都成了大宋的罪人,作为宣慰副使前去建康城之时,他亲眼看到了六叔吕文焕那颗白发苍苍的头颅,为大宋御边十多年,孤守襄阳城六载,就落得这个下场,怎不叫他心惊。

    望着吕师孟有些落寞的背影慢慢消失在门外,陈宜中摇摇头收回了视线,大宋待他们还是宽容的,在吕家几乎举族而降的现实下,仍然没有动他们的家人,只是籍没了家产,将人流放到远州而已,这要是在前唐,只怕几百颗脑袋会堆在和宁门外任百姓们观赏吧。

    陈宜中刚想着去拿茶水,那封军报就进入了他的眼帘,枢府没有批复,他们不能不管,这种事不可能也让太皇太后去裁决。以李庭芝的地位,连留中都不可能,怎么做才妥当,陈宜中转眼又窥到了自己之前拟定的那个荆湖方略。

    这二者之间,也不能说没有关系吧,他突然想到了,以李庭芝的这个军报为依据,自己的这个方略正当其时。无论如何,边事都是国事重中之重,任何宰臣也不敢轻忽,想到这里,他站起身来,拿上两封文书,准备到留梦炎那里走一趟,趁着王熵还未上任,先将事情定了下来,免得到时又节外生枝。

    临安城中的保民坊王宅,已经闭门不纳好多天了,除了偶有仆役从侧门出外采购,其余的时候都是各门紧闭。只是在昨日里,府中大门开了一次,因为宣诏的天使来了,而要拜这位王相为大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