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大洗牌 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大洗牌 八 (第2/3页)

作为孙权嫡系,他是绝不会违抗孙权的意思。

    “我赞同!”

    鲁肃能想到了,赵云能也想到。

    “我赞同!”黄忠看了看赵云,在看了看鲁肃,眸光一动,也表决了意见。

    七票赞同。

    大势已成。

    张昭他们面容阴沉的有些发黑,却无可奈何。

    最后一致弃权。

    诸葛均将会接替大吴钱庄大掌柜,并肩八部尚书的地位,进入内阁,为内阁大臣之一。

    十五席内阁大臣的位置彻底的稳固。

    ……

    第四天的朝廷会议继续进行之中。

    大洗牌已经初步完成。

    内阁大臣和军机大臣基本上已经定局了,但是大乱之后就是大治,所以还有很逗战略方阵,民生大事需要商议。

    “陛下,臣提出迁都!”

    “我反对!”

    “大吴帝都,乃是关乎天下安稳之根本,岂能轻易迁动!”

    “我也反对,金陵城乃是耗费了朝廷无数钱财人力才建立而成的都城,试问普天之下,还有那一座城池能比得上金陵城之雄伟壮阔,能代表朝廷之里面,能让天下子民为之敬仰!”

    “……”

    第五天朝廷会议也是在吵吵闹闹之中渡过了。

    “陛下,臣认为,当今天下,国富民安,朝廷却因为征战数年,国库已空,粮仓空缺,当提高农税,增强朝廷收入!”

    “农税为天下安稳之根源,贸贸然提高农税,会让朝廷失去民心!”

    “那就提高商税!”

    “商业税赋早已经繁重不堪,多少行商之户抱怨不宜,若是继续提高,岂不是让商户埋怨朝廷!”

    “……”

    “陛下,养军数百万,国力不堪重负,臣提议裁军!”

    “臣反对!”

    “可笑,若无数百万的将士镇守四方,我大吴何来今日之太平盛世!”

    “裁军之商议,乃是有违朝廷之威,乱军心之议,决不可用!”

    “……”

    龙策元年举行的朝廷会议足足进行的五天的时间,第五天的日落,漫天火烧连云的晚霞光芒映照,才算把这一次议会拉下的一个帷幕。

    最后的决议很快就下来了。

    当大局已经安定下来之后,接下来就是的更彻底的清洗。

    这一次的清洗不仅仅是京官,还有各地方的总督,副总督,总督长史,总督府主簿,不仅仅牵涉二三品的官吏,甚至已经牵涉到了五品,六品阶级的官吏。

    有人一飞冲天升职加爵,有人被降职定罪甚至贬谪下狱。

    ……

    大雪纷飞之下,时间进入十二月的寒冬。

    冬日飞雪,今年的金陵城特别冷。

    朝廷依旧处于一个人心动乱之中,随着朝廷议会奠定的局势,从京城到各地的清洗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

    十二月七日。

    已经失去内阁首辅位置的张昭,正式上奏,告老还乡,辞去朝议大臣,内阁大臣,等等的朝廷一切职务。

    这一次君臣之间做足了戏码。

    孙权驳回了张昭奏书,言之,老当益壮,当为朝廷继续效命。

    十二月九日,张昭再次上奏,以身有寒疾,无法继续办公为理由,辞去了一切朝廷的职务。

    孙权再次驳回。

    十二月十三日,张昭第三次上奏。

    这一次孙权在无奈之中同意的奏书,同时加封张昭次子张休为四品爵位,无回侯,举荐为禁卫军团长。

    十二月十八日,张昭通过宗人府的文案,正式把一品王爵景王,以及在巴比伦之地的景国封地交于长子张成承接继承。

    十二月二十一日,这一天,天上是下着雪,名誉京都的四大码头之一,南市码头之上人来人往,一艘一艘的官场,一艘一艘的商船,在人潮之中停泊。

    张昭也率一家老小,除了已经赶赴西域接替景国国王的长子张承之外,一百多口基本上都已经在这里,正等着上船返回故乡徐州彭城。

    “父亲!”

    张休一身戎装,英气勃然,站在有些苍老的张昭面前,眸光红润,有些不舍。

    “明封,你怎么来了?”

    “我来送送你!”张休沉声的道。

    “你不必为为父担心!”

    张昭微笑的道:“你兄长日后将会是景国的王,景国虽远在西域大地上,但是为父相信你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