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28章 捐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928章 捐粮 (第3/3页)

没离开的百姓们没有水喝,没有水做饭,逼不得已,这才带着行礼,背井离乡,颠沛流离,涌向三大湖泊旁盖的临时救灾点。

    而在七月初,褚景琪就已下令,让江南各地官员将所有百姓集中到救灾点来,可有些老百姓在家里住了一辈子,舍不得家里的房子和地,硬是撑着不走。

    特别是一些大户人家,哪儿舍得扔下一大笔家业财产,去一个人挤人的救灾点。

    他们怕走了,会有坏人趁虚而入,将自己库房里的金银珠宝都搬走,可要是带着这么多金银珠宝上路,又怕有人会抢了。

    左右为难之下,大部分大户人家就决定留了下来。

    人家死也不走,官差都没办法,所以,每个地方都有一批百姓留了下来。

    等到进入八月份,井水都干枯了后,这些人才意识到厉害和严重,他们再也顾不得库房里的金银珠宝,赶紧收拾东西,结伴往三大湖泊的救灾点去,保命要紧。

    不过,在路上,还是渴死了一批人。

    褚景琪闻到讯息后,立即派兵马前往迎接人,并把一路上死了的尸体,全都一一火化,免得留下来腐烂成疫菌。

    他将在场所有知府都集中一起,将各地方的百姓,交给当地的知府来管理。

    而他,则带着一批身强体壮的男人们整日,顶着大太阳挖水道。

    虽然田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但这些水道既然开挖了,褚景琪就想将它挖通整个江南,以后,不管是水灾还是旱灾,老百姓们就都不用怕了。

    百姓们也了解这一点,所以,再苦再累,再热再晒,大家都十分有劲的开挖。

    而随着救灾点百姓越来越多,救灾点的粮食也日渐减少,从一开始一人一顿一碗稠粥,到一人一碗稀粥。

    虽说吃不饱,但也饿不死。

    八月初,皇上终于下了旨,让西北和京城的老百姓都将自家多余的粮食捐出来。

    也不让人白捐,捐的多的人家,朝廷在来年会相应的减少他们一部分税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