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章:尽道隋亡为此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97章:尽道隋亡为此河 (第2/3页)

相藩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处于他们的监视之下,稍有异动,便死无葬身之地。

    徐勉斜眼瞧一眼左侧的大胡子,见他用一只大手,三下五除二,就将一把浓厚漆黑的大胡子梳理的整整齐齐,不禁大为佩服,佩服之余,忍不住嘀咕了声:“成祖皇帝当年选他寻找建文帝,倒也没找错人,就这用手指梳理胡须的本事,怕是在当年四处奔波中练就的吧?”

    徐勉口中所指的自是胡濙了,右侧的读书人,则是大学士杨士奇了,而站在船头的年轻人,就是当今的太子朱瞻基了。

    此番巡视江南运河,众人不敢怠慢,带了四百亲卫,两百飞鱼营锦衣卫,全部都是武功高强之辈,锦衣卫每人配备飞鱼袍,秀春刀,亲兵配有朴刀短匕,四百人上船后,分作四队,个子再配有短铳和长弓,强弩,这种架势,除非是弥勒教率领大队人马前来围攻,否则单是这四百装备精良的武士,谁也动不得太子半分!

    锦衣卫的这些侍卫都是徐勉经过层层挑选出来的,这是他第一次做保卫工作,护卫的还是当今太子,未来的储君,岂敢有丝毫的大意。

    ^^^^^^^^^^^^^^^^^^^^^^^^^^^^^^^^^^^^^^^^^^^^^

    朱瞻基站在船头,眯着双眼望着沿途的运河,这条当年隋炀帝耗费数千民力、物力开凿的运河,经过了千年,仍旧被历朝历代所用,尤其是经过元朝改道后,运河不再经过洛阳,直接从北京直抵杭州,贯穿南北,每年的南方的粮草,货物,茶叶、丝绸从这条河上一一运至北方,沿途两岸的江南百姓,也因为这条运河,而生活殷实,这只怕是后人无人能料及的。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一旁的胡濙叨念了皮日休这首《汴河怀古》走了过来,在朱瞻基左侧站定,黏着长须道:“当年的隋炀帝,不顾隋朝开国数十年,民力尚未得到休整,在登基之初,便迫不及待的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再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以达淮水,这份胸襟,这份眼光,这份功绩,无人能比,只可惜啊——?”

    “咳咳——?只可惜他倚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得百姓背井离乡,田地荒芜,运河开凿后,他年年远出巡游,三游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游,大造行宫,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对朝廷岂能没有怨言,可惜,他不知悔改,远征发兵进攻高丽,穷兵黩武,终于官逼民反,众叛亲离,天下百姓纷纷起义,大好的大隋江山就此而亡——?“杨士奇有些晕船,脸色显得有些苍白,几句话说来喘气不止。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 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隋炀帝正是不体恤民力才使得民心丧失,最终离心离德,毁了一个大好的江山!”

    “我大明自tai祖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