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其实我姥爷姓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 其实我姥爷姓赵 (第2/3页)

这并不简单,应该说这个时代的华夏依旧领先于世界各国,但距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水准依旧差了不少,如果能够达到的话,直接将领先西方社会五百年――西方第一个工业革命的国家是英国,时间是十八世纪。

    说白了就是机器取代人力,蒸汽机开创的蒸汽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杨毅要开作弊,因为如果不点黑科技的话想要达到那个地步就得磨洋工,工业的本质是各方面的发展。

    黑科技怎么点?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在杨毅看来首先要改进冶金工艺,土法炼钢就是个很好的选择,钢铁是工业的基础。

    首先得建一座高炉,这个要求不低,让主神来其实是最好的选择,但说是作弊,却偏偏不能这么干,他虽然要弄黑科技,但本质上却是攀科技树,再说了哪怕是黑科技,古人玩不转又有个屁用!

    所以这活还是得泥瓦匠来,杨毅负责监督,在这个时候杨毅对风的掌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土制高炉存在裂缝是无法避免的,但被他发现之后弥补还是做得到的,不过时代的局限终究摆在这,哪怕是在完善的资料库的支撑下,第一座高炉的建立也硬是耗费了半个月之久,这还是因为材料好找,否则更久。

    焦钢不分家,好钢离不开焦炭,所以炼焦炉也是必须的,好在有了前面建炼钢炉的经验,炼焦炉倒是没那么手忙脚乱的,顺利建成,再组织人挖一条水渠,如此便算是万事俱备了。

    第一炉铁出炉后杨毅的第一反应就是捂脸,真惨,时代的局限性还是太大,他现在算是彻底明白古代那些神兵利器都怎么来的了――就这么几坨搁在二十一世纪当路障都碍眼的铁锭居然成了那些铁匠门口中的好料,无奈。

    得了,暂时也不能要求太高,至少这些铁比元朝官方货还要好,所谓跛子里拔大个,我比你高就行,毕竟是准备造反阶段。

    有了铁,哪怕只是在杨毅看来粗制滥造的铁,但也足够做很多事儿了,至少在水力利用方面可以有很大的提高,以目前的标准来看这就够了,大型水车不容小视。

    教育不容忽视,杨毅也从未忽视过,简体字和汉语拼音的优越性是经过了新华夏国民建设时期检验过的,水匪们半年之间就已经成了半个文化人,如今新来的两千多人自然是由他们来教导,孩子更是单独提出来建立了学堂,学习新文化。

    度量衡被杨毅细化了――这是在所难免的,搞工业化不细化度量衡怎么行?开玩笑呢!不细化的话一座水车就够杨毅手底下这群工匠糟心的了,更别提他们建了好几座了!那玩意的零件,差了一毫米也也可能导致不少故障的。

    要搞工业化,物理化学少不了,他这方面的资料多的是,自然不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