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绚烂光舞的血祭(五) (第3/3页)
“这次闹剧真的是结束了。”
望着在风中飞扬的灰烬,立于舞台的一席,亦是剧目的一部分,最终为血祭演出落下幕布的主角做出的,是夹杂某种冰冷锐利的结语。
%%%%%%%%%%%%%
解说小剧场时间
尼德霍格:这次由我先来!关于符文的事情,擅长魔法的黑龙来为你答疑解惑!“rune”(北欧文字)这个字可能起源于哥德语中的"runa",意思是“秘密的耳语”。后来,它被应用于一组北欧或日耳曼民族的字母中,这套字母一开始的功用正是魔法用途哦!
李林:嗯,那么把科学侧的兵器也给解释了吧。
尼德霍格:不,还是由毒舌的李林大人来为大家解释吧……还有,您今天为什么戴眼罩式面具?
李林:以无线方式远隔操控的战斗单元,简单来说伴随攻击机就是这样的东西。与有线式战斗单元相比,伴随攻击机的战斗半径更大、运动更灵活,而且在操作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放出多少也没有问题。但最重要的是,除了技术含量极高的虫洞兵器外,只有伴随攻击机才可以做到全方位攻击(allrangeattack),也就是数个攻击单元从三维空间的不同角度发起的连携攻击。而有线式战斗单元受到搭载数量和电缆限制,最多也只能做到二维空间程度的伪全方位攻击。
尼德霍格:也就是gundam里面的浮游炮(funnel)那样的金手指作弊器?莫非李林大人其实是nt?
李林:我的伴随攻击单元――是的缩写,和单纯有挂件性质的浮游炮之类不同的是,是由我体内的纳米机械合成组构出来的,由我的脑波驱动、有如分身一样的兵器。除了单一的攻击用途外,还附带有光学迷彩功能和侦测功能,构成的纳米机械虫采集周围环境信息后,改变自身形状或颜色,来达到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效果。同时还能感应声光电热等各类情报数据,有时候还会发挥通讯和监视的用途。
尼德霍格:哦哦,不愧是科学力量的最高结晶!科学世界的兵器都是怪物吗?!可是您今天为什么要戴面具?这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我还是不能理解耶!
李林:因为你还是个孩子……
%%%%%%%%%%%%%
ps:觉得本书好的书友们,请砸出你们的推荐票!在此拜谢了!本书不管是弹幕还是推荐都太薄了啊……右舷在搞什么?
;
<style type="text/css">
*{margin:0;padding:0}
{float:right; width:300px; height:250px; margin:6px}
#fenye{
height:24px;line-height:24px;margin-top:7px; margin-bottom:0px;clear:both;text-align:center}
#thumb{
height:24px;line-height:24px;overflow:hidden;text-align:left;font-size:14px;width:540px; margin:0 auto;
}
#thumb a{
font-size:14px;padding:3px 6px 3px 6px;margin:0 4px 0 4px;color:#333;border:1px #ccc solid;background-color:#eee;text-decoration:none;
}
#thumb a:hover{
border:1px #06c solid;color:#fff;background-color:#06c;
}
#thumb span{color:#999; font-size:12px}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