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被擒1 (第3/3页)
,只有几千关宁铁骑來回骚扰,沒有大的战斗,秦军得到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会,
这种机会,看起來是明军的败笔,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卢象升与洪承畴都是帅才,他们都敏锐地看到,秦军固守西安与眉县等地,恰恰是败亡的迹象,只要消灭了农民军,秦军立刻就是网中之鱼,笼中之鸟,固守则死,流动则生,这一点在七百年前就已经证明过了,
当时黄巢的义军,在短短几年内,就通过流动作战,发展成百万大军,而当他固守长安之后,迅速崩溃,最终败亡,
因此卢象升与洪承畴都认为,沒有潼关作为门户,西安只是死地,
所以他们才不顾一切,任秦军在西安城休养生息不管,一定要先制农民军于死地不可,
而这一段日子,可算是李岩最快乐的时光了,
他与红娘子在三县忙里忙外,管理县事,督促春耕,很得人心,大家也都听说,三县的主事,是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少年,而且文采过人,玉树临风,三县这种小地方,哪里來过这种人,于是只要李岩在县内开府审事,大家都跑來看,
李岩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便是从县令,一步步做到尚书的,因此在他小时候,父亲就给他讲为官之道,后來看他聪明,又给他简单地讲过如何治理地方,审理案情,因此李岩对这些东西轻车熟路,审起案子來也煞有介事,
三座县城不算很大,但是事情可不少,什么土地纠纷,房屋违建,邻里不和,家庭不睦,遗产继承,奸商不法……刚刚安定下來的县城,立刻就出现了许多事情,这大概就是中国人自古以來的劣根性吧,
面对这些大事小事,李岩不慌不忙,报來一桩,处置一桩,必能使在案人员满心佩服,
如此一來,他的名声就大了,三县中的百姓都知道,这里來了一位小青天,执法公断,为民做主,而有的人就算想做些坏事,也不敢做了,三县之内,出现了少有的清平景象,
这天李岩正在县衙中处理一些文书,突然听到有人击鼓,
鸣冤鼓就立在县衙大门口,只要有冤屈的人,都可以來此打鼓告状,李岩听了,急忙升堂,
李岩这个县官做得也非常寒酸,沒有师爷县丞等助手,从审卷到判罚,就是自己一个人,只是有一班县役们,是白起派來的人,帮助他提审案情,捉拿人犯,
不多时,李岩就升了堂,他端端正正在条案后的太师椅上一坐,突然感觉不对劲,面前的公案上本來应该有不少东西,什么惊堂木,笔架,毛笔,大令,手巾等物,要是正规的官员,应该还有大印,
李岩沒有大印,一时來不及刻制,二來也沒这个必要,
此时条案上诸般物品都在,唯独缺了那七枝大令,
这七枝大令,装在令盒中的,而此时令盒已经空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