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四三四章 工人们的议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四三四章 工人们的议论 (第2/3页)

  说着,云逸抬起头,再次挂上望远镜看着远处工作着的打桩船,忽然再次问道:

    “王总。这绳子怎么用的还是过去望山集团用的二十五毫米绳缆?我觉得这种绳缆也不行,我们青山集团的海带生长体积太大,扇贝吊养密度也大,这种绳子拉力太小了,马上换成四十毫米的绳索!”

    王泽鉴很是有些不解,看着云逸道:

    “云总,望山集团的二十五毫米绳索已经是小城这边最粗的架子绳了,基本上从来没断过架子;而且我相信你也知道,咱们蔡伦村用的还都是十八毫米的绳索。二十五毫米我觉得足够用了,没必要浪费!”

    云逸轻轻摇摇头,虽然王泽鉴很有经验,可是在面对空间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扇贝和海带的时候。那些常识就未免不够用了。

    “王总,你也听说咱们青山集团研究的新品种扇贝和海带吧,没错,确实是有这么回事。新品种生长速度很快,体积很大,这种绳子肯定是有很大的隐患!”

    云逸淡淡然的说着。王泽鉴脸上露出微微惊讶的神情,没想到传言竟然是真的,只是他不明白,就连他这个青山集团海洋产业部的经理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那不是青山集团那些人是从哪里知道这消息的?

    云逸没有回答王泽鉴的疑惑,实际上他也在怀疑,是谁走漏了新品种扇贝和海带的消息?

    因为云逸认为打桩的深度太浅,而且绳索太细,所以打桩工作暂时停了下来。

    打桩船的工作人员都乐的停工,反正他们的工作都是按照年来计算的,只要一年不请假就是一年的工资,另外算上每个桩子的一点钱作为干得快的奖励。

    这种按照年来计算的制度都是小城这边,乃至整个胶东半岛的习惯,青山集团也继承了下来,不过在其他的待遇上更好罢了。

    “哎,不得不说啊,人家青山集团给咱们的待遇就是好,在望山集团一年干才还不到五万块,可是青山集团能给七万多,而且还有这样那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