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一章 大师的看法(十连更之第六) (第2/3页)
知的欲望,他们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绝对是让人大吃一惊的。”
听到这里,云逸若有所思。他想起了自己大学毕业后,因为没有了学校和老师的管制,反而是对一些知识有了兴趣,需要的时候重新拿起那些课本,竟然对上面的一些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理解了课本上真正索要表达的含义。
这种奇怪的现象。让云逸自己也很是疑惑,他将自己的困惑告诉了这大师,这大师笑道;
“这就是所谓人天性的问题,有的人天生就多愁善感,看见落叶就会伤秋,看见落花就会葬花,这样的人很适合走文学路线。
而有的人天生喜欢追究一切事情的根本原因。比如说为什么阳光照在水面上水汽会蒸发,为什么地球总是围着太阳转,这样的孩子就适合搞物理研究等等。
而目前我们中国的教育,就有一个很大的弊端,他不管你什么爱好兴趣,所有的孩子必须接受一样的教育,你必须从小一直到大学,必须一直接受你不想学习的知识。
这种方式让孩子心中很是反感,对学习厌恶无比,从而使得很多本来在各个领域内。应该能够有一番成就的学生被扼杀掉。
人都是有天赋的,即便是一个再笨拙的学生,都必然有他对某一方面聪明的一面,很多在目前教育制度中被他们看做是傻瓜的孩子,其实在某一个领域内。他就是一个绝世天才。
这种现象,一般是用偏科这个词语来形容,实际上用我们青山书院的话来说,叫做‘单领域天才’。
我们青山书院教授们认为,这个孩子在被上帝创造的时候,伟大的上帝见这个孩子只喜欢那么一项事情,便仁慈的将其他没用的才能都收回,而将这个孩子喜欢的事情给予了更多的加成。
针对学生天赋的问题,梁清秋和我们这些人在一起讨论了很多年,最后我们才按着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自由选择爱好,他兴趣爱好是什么,我们就让他主动学习什么,不喜欢的东西不教给他!”
这大师的话让云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