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5章意外见到老朋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5章意外见到老朋友 (第2/3页)

我们了解他们。”

    丁一为她们的诚意和善心感动了,说道:“首先为电视能有你们这样的观众我感到欣慰,能为自己成为你们和孩子们中间的媒介感到自豪和骄傲,更被大家的赤诚之心所感动,尽管孩子们有着先天的不幸,但是有了你们的关心,他们又是幸运的。我愿意做好自己的角色,为你们服好务。”

    袁茵带头为丁一的表态鼓掌。

    丁一继续说:“既然袁总和各位这样信任我,那我也把我知道的最真实的情况反馈给大家。从我本人角度,我不太赞成你们直接给福利院捐款,可以建立专门的账户,有针对性地帮助那些需要钱的孤儿,比如那些上学的、工作的、创业的孩子们。尽管这些政府会管,但只是最基本的费用,大点的孩子想参加跟补习班或者想单独学一门技艺的,这些费用就不好保证了。我强调一点,对于这些孩子,最好还是不要直接给钱,可以帮助他们联系学校和单位,直接给他们交学费。我个人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跟大家是一样的,就整个福利院来说,是不缺钱的,福利院是市财政供养的单位,民政部门压根就不缺福利院的钱,那里的孩子是缺钱的,缺的是医疗、教育的费用,所以大家想帮助这些孩子们的话,就要有针对性地帮助,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真正受益,直接受益。”

    听丁一这样说,众人发出了“哦”的声音。

    丁一继续说道:“我倒赞成大家多去看看这些孩子们,给孩子带些衣物、零食什么的,想想看,假如是咱们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到什么季节换什么衣服?是不是经常要给他们买零食?买玩具?买图书什么的甚至还要带他们出去认识大自然?”

    大家点点头。

    丁一继续介绍着:“不需要多,需要经常,说到这里,我倒是比较赞同袁总的做法,给孩子送衣物,福利院不缺钱,他们的衣服都是集体采买的,都是统一制式,不像家里的孩子那样多样化,色彩也不是特别鲜亮,因为太鲜亮的话不经脏。自从电视播出福利院的事后,我知道年前和年后这段时间里,为福利院捐款捐物的人很多,在这里我还有个建议,就是在买衣服的时候要注意一点,社会人士上捐给这些孩子的衣服也很多,这些捐钱捐物的人,大多会买一些漂亮的外套,包装的很好看,但是很少有针对某个孩子捐赠衣服、玩具、图书什么的。几乎没有人会捐献内衣和袜子的,所以福利院的孩子们,尤其是周岁到五岁之间的孩子,脚上的袜子很少有一双的,都是旧的,东一只西一只凑起来穿的,尤其是大一点的女孩的内衣更是不足,最最缺的是小小孩的内衣和袜子、鞋子。所有,所以大家不妨多买点孩子内衣、袜子什么的送到福利院。”

    “哦――”大家听后发出唏嘘声,显然,这一点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丁一继续说:“如果买零食的话,尽量买一些保质期长的,少买油炸的,最好别买牛奶,福利院的牛奶都有专人供应,好多社会人士捐的牛奶喝不完都变质了。”

    袁茵点点头,说道:“说得有道理。”她回头跟身后的人说道:“都记住了?”

    身后的几个人也都点头说道:“记住了。”

    袁茵向丁一伸了一下手,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丁一说道:“还有,关于领养问题。”

    说到这里,丁一看了一眼她们,说道:“据我所知,这些孩子们大多有这样那样的先天的身体残疾,不然他们不会被父母抛弃。没有残疾的,所谓的私生的孩子,超生的孩子,大部分都被社会人士领养了,没被领养的孩子要么是大了,要么是自己不愿出福利院,这样的孩子福利院不少,但是身体健全的孩子领养手续很严格,我知道的也有送回来的,但是福利院原则上不接受领养人退回来的孩子。所以想领养孩子的姐妹们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身体有残疾的孩子,原则上是不许社会人士领养的,唯恐这些孩子二次陷入不幸。再说可能也很少有人想领养这部分孩子。”

    丁一停顿了一下,说道:“其实,孩子们缺的东西,真的很多很多,虽然饿不着,冻不着……”

    李淑贤豪气地说道:“小丁,你说说看,他们都缺什么?他们缺什么,我们就给他们什么?我们什么都有。”

    丁一看着她,半天才说:“知识,和爱。”

    李淑贤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显然,她没有料到是这两项。”

    袁茵说:“我们这些人所掌握的知识,可能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要了,但是我们有爱,有母爱,尽管不是亲生,我们这些太太们都不缺乏母爱,而且,她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有的是时间,可以轮流去跟他们玩耍,可以一对一地帮助他们。”

    丁一点点头,说道:“袁总说得有道理,可是孩子们更喜欢跟同龄人或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