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1章 奇石奇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1章 奇石奇缘 (第2/3页)

此,他没有回家跟父母团聚,春节都是在牧区度过的。

    年三十这天下午,他结束了一天的劳动,疲惫的返回了为他准备的住处,就在他开着吉普车,沿着刚刚清理出来的道路,往小县城走的时候,忽然就看见路边的白雪堆上,躺着一个人,他急忙把车停在一边,来到他的跟前,果然,是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人,昏倒在了路边,他费了半天劲,才把这个人弄到了吉普车上,然后直接把他拉到了旗里的医院……

    那个人脱离了危险,在医院住了三天,三天后,他走了,临走的时候,他才说出自己的身份,原来,他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喇嘛,要去西藏朝圣,但是突遇大雪封路,他便迷了路,最后又累又饿,昏倒在了雪地上。

    这个老喇嘛没有对江帆说一句感谢的话,只是从羊皮袄的怀里掏出一个大蜡疙瘩,说道:“这个送给有缘人。”

    江帆不知是什么东西,他不要,退回了那个蜡疙瘩,说道:“我遇见你,我们的确有缘,既然有缘,我就更该救你,不光是我,就是别人看到你,也同样会这么做。”

    第二天早上,江帆拎着给老喇嘛买的食物,再次赶到医院的时候,护士告诉江帆说:

    “江主任,那个喇嘛走了,临走的时候,他说住院费让你付,然后让我们把这个东西交给你。”

    护士说着,就拿过那个大蜡疙瘩交给了江帆。

    江帆笑了,心说,这个喇嘛还挺不客气,于是就给喇嘛交清了住院费。

    抗击雪灾的战斗结束后,江帆回到了自治区,有一次在宿舍洗完澡后,他忽然想起了那个大蜡疙瘩,就从包里掏了出来,琢磨了半天,才用小刀把蜡一点点地剥开,等剥完后,他才发现里面是一个三公分大见方的小盒子。

    这个小盒子非常独特和精致,尽管小,但是包角、合页、锁扣都是铜质的,只有盒子本身的材质江帆无法判断,看着像是骨头做的,究竟是什么骨头他也说不准。

    打开铜质的锁扣,里面露出了一层棉花,揭开棉花,出现了一颗红色的玛瑙,形状不太规则,像一颗枣大小,略扁,形状像一个扇面,江帆拿起来对着太阳照,就见中间部位有个水滴状的东西,在里面若隐若现,轻轻晃动,似乎有水声。

    由于妈妈是矿业方面的专家,江帆曾经听妈妈说过,玛瑙最为珍贵的要属水胆玛瑙,无疑,这是一块水胆玛瑙。他对着太阳看了许久,感觉这个胆,似乎是一朵正欲从海上喷薄而出的红日,而那些横向是纹路,则像辽阔的大海的波光,尤其是那个胆,真的非常非常像冉冉上升的红日。

    这应该是块珍贵的玛瑙石,难怪那个喇嘛走的时候让江帆他给结账。

    后来,五一节放假的时候,江帆把这颗玛瑙拿回家,让妈妈看,妈妈也肯定这是一块纯天然的水胆玛瑙石,尽管说不上价值有多高,但肯定要远远高出他付出的住院费,另外,妈妈对那个小盒子更感兴趣,后来妈妈拿到研究所,让别人给看了看,说这个小盒子的确是骨头做的,应该是牦牛骨。

    江帆没事的时候,总是喜欢掏出这个玛瑙石看,在内蒙有个地方,就盛产玛瑙,他曾经去过这个地方,把这块石头让老匠人看过,那个老匠人爱不释手,当时跟着他的人问了一句,这块玛瑙石值多少钱,老匠人说了五个字:可遇不可求。

    江帆为了研究这块石头,特地跟妈妈要了一个专业的放大镜,他没事的时候就看几眼,有一天,他忽然就发现在蓬勃的“水面”上,那种自然形成的纹路中,有三条纹路,走向和排列就像两个飘逸的字:丁一。

    也可能是自己入了迷,也可能这两个字深植于他的心中,他有了那么一刻的激动。他揉着眼,再仔细看时,就怎么看怎么都像“丁一”这两个字了。

    有一天,他把放大镜和石头给了秘书,让秘书看,看看那石头上的纹路像不像两个汉字。秘书看了半天,说道:“如果非要说像汉字的话,我只能说像‘一’。所以的纹路都像‘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