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八章 传国玉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八章 传国玉玺 (第3/3页)

现着暗红之色。

    “传国玉玺?”边长空大吃了一惊,那翻天印和传国玉玺撞在了一起,啪的一声就各自退回了各自主人的手中。这“传国玉玺”很厉害啊,不愧是凝聚了人类愿力和皇道龙气的帝王法宝。

    这传国玉玺据说是用著名的“和氏璧”制作的。这“和氏璧”可是古今罕有的绝世宝玉。传国玉玺的传奇要从这块和氏璧说起。

    据说春秋时的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认定是稀世珍宝,就献给楚厉王。楚厉王难以判断,就叫玉工来辨识一下。恰好这宝玉属于深藏不露的那种类型。楚国的玉工看不到它的宝贝之处,就说是一块普通石头。这下可害惨了卞和。

    卞和以欺君罪被砍去左脚。落下了终身残疾。后来楚武王即位,卞和又一次献上宝玉。楚武王和玉工们又一次冤枉了卞和。卞和再次被判处欺君罪,连右脚也被砍去了。

    楚文王即位后,年老的卞和抱着这块玉在荆山下号啕大哭。楚文王知道后很奇怪,派人去问。

    卞和说:“我并不是悲叹自己的命运,还是为手中的宝玉被世人看做是普通石头感到悲哀。总有一天会有人证明我没有撒谎。”楚文王就叫人将卞和的石头剖开,细心考察。果然雕琢出了一块稀世宝玉。“和氏璧”因此得名。

    楚威王时,昭阳灭亡越国,为楚国建立了大功,得到了和氏璧的赏赐。后来昭阳出游赤山,发现和氏璧不见了!昭阳怀疑是门人张仪偷的,对可怜的张仪严刑拷打。死命要审出宝贝的下落来。可和氏璧并不是张仪偷的,再怎么打也打不出宝玉来啊!结果是张仪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休养后背楚入魏,最后入秦帮着秦国人出谋划策,专门和楚国人作对。和氏璧没有找回来,楚国反而多了一个死敌。

    和氏璧其实是被其他人偷盗的。昭阳在楚国的势力很大,在失窃后出千金悬赏。追查和氏璧下落。风声实在太紧了,偷盗者在很长时间里都不能将和氏璧“脱手”。

    后来,赵惠文王时期,和氏璧突然出现在了赵国首都邯郸。内侍缪贤只用了五百金就买到了这个宝贝,喜欢得了不得。赵惠文王知道后,多次暗示缪贤将宝玉送给自己。

    缪贤就是舍不得。赵王急了,干脆派兵到缪贤家生抢和氏璧。这事闹得很大,让西边的秦昭襄王知道了。秦王就给赵王写了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当时秦强赵弱,赵惠文王怀抱着宝玉,急得不知所措。下人蔺相如临危请命,引出了一段“完璧归赵”的故事来。和氏璧之后长期保存在赵国的宫廷中。后来秦破赵,和氏璧这才落入秦国人手中。

    和氏璧与生俱来的曲折命运似乎预示着用它加工制作的传国玉玺的多舛命运。秦始皇用它造至高无上的玉玺,本来希望这个皇权的象征能够世世代代在嬴姓子孙手中传下去,永保江山。不料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秦朝迅速灭亡,和氏璧造就的传国玉玺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历程,并最终湮没无闻,成为一大历史谜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