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丧事 (第2/3页)
话的。今天在老宅院子里已经搭起了灵棚,这灵棚搭得很大,里面放着一口桐油漆的楠木棺材。
这是许久之前就早已经备下的,老人年纪也不小了,按照家乡的习俗,这棺材要提前准备好,就放在阁间耳房里。每年新年的时候,都要刷上一遍红漆。
对于老人来说,这就是它日死了之后,在阴间的房子,自然是要精心的准备,往往老人操劳一生。最终所得的就是这么一口上好棺材,所以一般都是很重视的。每年新年刷上一遍红漆,也是因多活了一年,图个心情舒泰而已。
如此的循环往复,因为现代的生活质量好了,那些老人往往活的很长寿,所以这棺材也是刷了一遍又一遍。而那些乡里人,也以这棺材上的红漆厚度,来评判这户人家里老人的福气是不是多,儿女是不是孝顺。这红漆越是厚,就代表着这老人的福气大,儿女非常的孝顺,反之,则是要招惹乡邻们嘲笑的。
胡老爷子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这口棺材,如今已经是反复的刷过十几遍了,红漆自然是很厚,所以乡邻人们看到这棺材也多是称赞家中儿女们孝顺。
虽然现在社会早已经不准许土葬了,但是这农村的丧事还是要讲究的,尤其是向胡老爷子这样,年纪比较大的老人,这算是喜丧,更是要好好的操办一翻。
一般搭上灵棚之后,要大办上三天三夜,之后就是头七回魂,然后则是二七,三七,四七,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后,这一场的丧事才算是真正的结束。
过了七七之后,才是正常的周年祭日,上坟扫墓烧纸的程序。
胡家有钱,尤其是胡立秋的弟弟在当地也算是有名有望的人物,所以这丧事自然是要办得体面。这种喜丧除了一些烧千张纸,摆七星灯,燃长明引路灯这些既定的程序之外,还要请鼓乐班子,邀僧道诵经,门外还要搭上戏台,唱上三天三夜的大戏,这才是完整的大办丧事的礼节。
胡立秋对于这些是完全不懂的,他常年在外,连乡邻里的亲戚都认识得不全,许多相邻长辈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所以这所有的事情自然要由弟弟来操持。
胡立秋的弟弟虽然办事得体,但是对于这些丧葬礼节也并不是十分的熟悉,毕竟没有谁家没事能死个人玩玩,所以自然要找当地的阴阳执事。
这些阴阳执事又叫做阴阳先生,也有的地方称呼为支壳子,意思是他能支撑起这个事情的外壳,还有的地方叫做大了,就是了事的意思。这些人往往熟悉各地的丧葬习俗,在本地还有着一些威望,无论是家中的老少男女,还是一些熟悉的乡邻,他都认识个一二,还能说上一些话,自然是最合适做这种主事之人。
胡立秋家的丧事整整操办了三天三夜,这到是让小苏这个城里的姑娘颇为新奇。她从来没有想过,农村的婚丧嫁娶居然会是这么繁琐的,每一项程序都有着特定的礼节,要整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