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70 第九百七十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970 第九百七十章 (第2/3页)

这趟游击队渝州之战皆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掉敌方王族或官员,迫使之投降。越国灭吴乃因武力强势,渝州大约少不了当地百姓尤其是吏胥之类的相助。”他微笑道,“太上王放心,他们在成都决弄不成此计。”

    司徒岑皱眉道:“成都固然不成,别处都容易。”

    高二团点头:“对。打仗靠军户,理政靠吏胥。得了这两种人相助,他们攻打州府般容易多了。”

    太上王思忖良久道:“不可纵之。游击队终究人数少。”

    司徒岑摸着下巴道:“我总觉得,他们这趟渝州之乱没那么简单。怕是还有别的招数。”

    众人想了半日想不出有什么后手,遂暂时作罢。

    乃从各地集结调派了重兵,号称二十万前往渝州,由韩老将军统帅,高二团为随营幕僚,轰轰烈烈杀往渝州。到了城外一看,城门大开,百姓如常出入。韩将军一马当先,身后兵士高声喊杀涌入渝州城。百姓顿时满地乱跑。官兵并未遇到阻拦,风驰电掣般冲到渝州府衙。到了这儿一瞧,门口连个卫兵都没有。遂将府衙团团围住,韩将军喝令逆贼出来受死。

    不多时,从里头跑出来几个穿官袍的,迎着韩将军马前下拜:“将军可来了。”

    韩将军手持马鞭指着他们:“你们便是游击队?”

    “非也非也!”几个喊道,“下官等皆正经的朝廷官员。”遂纷纷报名,皆是通判主簿之类的小官。一个通判道,“游击队三日之前已撤离渝州,带走了二十三名大人和将军,不知去了何处。”

    “这……”韩将军大惊,与几个副将面面相觑。

    高二团问道:“他们在渝州这些日子做了什么?”那通判苦笑了一声,轻轻摇头。

    原来游击队占据渝州期间,将满城的奴才悉数了良民户籍,并取府衙库房中的银子给他们,送他们离开渝州去邻国。并雇佣了许多学生与他们的兵士一道,以馆阁体重新抄录户籍档案,将整个渝州的杂籍不论商匠军贱悉数改作良民户籍,原档案已焚得连灰都不剩了。青楼楚馆临时关闭,全部粉头相公的卖身契搜罗出来烧毁。

    粉头相公们还愿意在渝州吃这碗饭的给良民户籍,不愿意的给路费送去别国。路费真真不低,且这些人皆知邻国同行赚的银子只略分给老鸨子些许中介费,遂没有一个肯留下的,走了个干净。

    游击队领石秋生公开审案,让百姓们有冤的都来告状。他断案清明,查明了十几桩悬案。那些被革除功名的秀才举人,自然是将原先的非良民户籍抹去、重新恢复功名。最后,他们非但把渝州府衙的库房搬空了,还把粮仓里的公粮挨家挨户给了百姓。饶是渝州城建了二十多处大粮仓,奈何百姓更多,搬得颗粒无存。

    韩将军目瞪口呆!旁人亦半晌说不出话来。倒是高二团率先问道:“知府和其余大人家中可曾被扰?”

    “不曾。”那通判道,“非但没动家眷,连家中钱财都不曾动。他们离开时还特派人往各位大人家中说去,保证不会害各位大人性命,且好吃好喝供着。各家问他们抓大人们作甚,他们说,官员是朝廷的财富,他们只打劫朝廷。”

    主簿道:“同知王大人之子道,倘若他们全家回原籍去,就不是蜀国朝廷的人了,可否放了王大人。游击队问他们原籍在哪儿,他们说在越国金华县。游击队道,等他们全家安置妥当了,花点钱去上海周报上登个广告,就说王家已回原籍。游击队核实后,倘若王大人也愿意离开蜀国回原籍,他们就放他回去还路费。”

    韩将军气得拍案骂道:“无耻!无耻!”

    围剿渝州一拳打空,大军从哪儿来回哪儿去。韩将军垂头丧气回到成都见太上王。太上王明白了:游击队依然是游击队,只不过把山头换做城市罢了。老头霎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十几日,有人前来报信,泸州落入游击队之手。太上王已明白他们兵马不多而腿脚快,急命韩将军率两万精兵奔杀过去。到了泸州一瞧,游击队又是三日前刚走。与在渝州一样,强行放走了全城的奴才和贱籍,将杂籍改作良民,誊抄户籍卷宗后焚毁原先的,开仓分粮给百姓、官库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